聽說有些人看了48FPS覺得太流暢感覺像影帶, 我沒看過但大概了解這意思(48FPS很接近PAL視訊的50i頻率). 個人喜歡電影視覺能有些"穩重", 但24FPS在長鏡頭橫移時還是有明顯不足. 個人猜測32或36FPS或許會是比較好的折衷, 但48FPS轉製成24相當容易, 每兩格取一格就能製作出一般影院用的版本. 32FPS或36顯然很困難.
魔鬼終結者2終極版特別收錄有一些環球影城3D版特別短片的宣傳段落, 該影片為原生30FPS攝製, 效果不錯又不會太"滑順".
藍光商用規格沒有48FPS, 只有少部份機器能播1080P60FPS, 而1080i播放48可能造成的交錯殘影等顯然不能被接受, 但藍光法定規格有720P60只是極少人用. 測試片就有少數720P的音樂或電玩遊戲示範片段; 過去HD-DVD有部好像是泰國的電影也是收720P. 其實720P始終沒受到完整的應用, 電影HD幕後收錄都只有1080i沒720P. 少數商用化的, 像魔鬼終結者2一區EXTREME版的WMV檔的壓縮效能即使以當時技術而言都太差(好多格子啊...)
雖然不如1080P, 但高位元率的720P畫質還是很不錯. 個人找藍光擷圖轉成720*1280, 細節還是遠多於過度壓縮的1080i/p, 只是這品質幾乎沒完全發揮用在商用軟體. 將3:2 pulldown的模式稍作修改就能用60P收錄48FPS.
哈比人48FPS是不是可以在1080P邁向4K前夕, 作為720P的告別謝幕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