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64|回覆: 4
收起左側

藍光碟片 邁向50GB的大容量!

[複製連結]

發表於 2009-4-20 11:07:4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18/4/1i215.html

藍光碟片市場已經從業者積極開發的25GB容量,正向50GB大容量邁進。

錸德科技推出的藍光碟片,強調可以提供25GB的BD-R單面單層和BD-RDL單面雙層、可重
複燒錄的50GB大容量,適用於記錄高畫質影音節目或資料。

中環的藍光光碟片則標榜具備重複燒錄功能及單面單層容量25GB的BD-RE,單面雙層容量
高達50GB、並具重複燒錄功能的BD-RE DL。

業者指出,單面25GB藍光碟片通常可儲存高畫質(High Definition)影音節目約135分鐘,
DVD畫質節目5.5小時,50GB可儲存高畫質影音節目約270分鐘,藍光碟片並強調具備防拷
裝置,可有效防堵資料被複製。

錸德旗下鈺德科技為了擴大藍光布局,已經砸下新台幣2億元、買下一條生產50GB容量的
藍光碟片的設備,估計上線後,每月生產40萬片的藍光碟片。

負責為八大電影壓片生產DVD影片的鈺德,也正與八大洽談藍光碟片合作事宜,市場分析
認為,未來藍光碟片出貨爆增、成為市場主流後,消費者購買藍光碟片的成本可望進一步
壓低,加速藍光普及化。

發表於 2009-4-23 05:23:08 | 顯示全部樓層
藍光要普及可能還要個幾年吧! 現在燒一片藍光片要花多久時呢??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9-4-23 09:53:50 | 顯示全部樓層
CD 普及花了幾年, 您知道嗎?
DVD 普及又花了幾年呢?

CD 誕生於 1980 年, 當時電腦的磁片還是 5.25", 連 3.5" 都還沒生出來.
直到 1988 年, CD-R 才正式出現在這個世界, 當時燒錄機售價約十幾萬台幣, 燒一片 CD 需時 74 分鐘

DVD 正式誕生於 1995 年, 實際上 1990 年 DVD 的規格戰就已經開打.
但是, DVD-R 這種東西, 卻是一直到 1997 年才由 Pioneer 提出, 在此之前, Panasonic 在 1996 年提出了由 PD 改良而來的 DVD-RAM, 並用在自家的錄影機上.

BD 正式誕生於 2006 年, 但是實際上第一台 BD 在 2003 年便問世, 目的只是讓人們可以儲存 HDTV 世代的影音, 之後 SONY 與 Panasonic 將整個計畫規劃得更完整, 從 電視, 攝影, 後製, 播放, 娛樂, 電腦 全面包圍, 2006 年結束以前, BD 的 solution 已經是全面到位.
HD DVD 雖說它死不瞑目, 但是也只能說, Toshiba 沒有把 HD DVD 的完整 solution 一次到位, 所以是怎麼打也打不贏這場仗的.


以目前來看, BD 的普及速度已經是超乎想像了... 才三年不到, 就有百元台幣價位的空片, 在以前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人們總是很健忘的啊...


* BD 50GB 燒全滿一片, 一倍速約 180 分鐘  (50000000000 / 4608000 = 10850 秒 = 180.8 分鐘)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9-4-23 21:59:37 | 顯示全部樓層
這Full HD時代已經期待很久了....可惜我們的立法與系統業者進度牛步化......
題外話...另一方面也擔憂現地球被過度開發的破壞速度也是等比加速中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9-4-24 03:05:05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KOBSS 於 2009-4-23 09:53 發表
CD 普及花了幾年, 您知道嗎?
DVD 普及又花了幾年呢?

CD 誕生於 1980 年, 當時電腦的磁片還是 5.25", 連 3.5" 都還沒生出來.
直到 1988 年, CD-R 才正式出現在這個世界, 當時燒錄機售價約十幾萬台幣, 燒一片 CD 需時 ...


感謝解說! 不過藍光燒錄機及播放機還算高貴

等機器便宜些 普及速度應該就更快了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熱門推薦

這是C/P值最高的錄音室監聽揚聲器?我推薦:Barefoot Footprint 02!
這是C/P值最高的錄音室監
這是C/P值最高的錄音室監聽揚聲器?我推薦:Barefoot Footprint
桃園Genelec+風暴EVO的相遇(轉載網友蔡先生家訪專文)
桃園Genelec+風暴EVO的相
桃園Genelec+風暴EVO的相遇(轉載網友蔡先生家訪專文) ●器材組
StormAudio風暴多聲道處理器掀起家用數位狂潮 - 台中許醫師MK3 16 + AES/EBU搭Burmester DAC雙系統成軍!
StormAudio風暴多聲道處理
StormAudio風暴多聲道處理器掀起家用數位狂潮 - 台中許醫師MK3 1
採訪亞洲首座217吋MicroLED顯示巨幕,結合風暴32聲道的超頂級私人家庭劇院!
採訪亞洲首座217吋MicroLE
採訪亞洲首座217吋MicroLED顯示巨幕,結合風暴32聲道的超頂級私
家庭劇院與遊戲娛樂兼顧 - ViewSonic LX700-4K RGB雷射投影機開箱
家庭劇院與遊戲娛樂兼顧 -
影片呈現高畫質影像、遊戲、介面、音效,能更迅速了解LX700-4K R

聯絡我們| 問題反映| 小黑屋| 手機版| Archiver|  本網站特別聘請 蔡家豪律師 為本站法律顧問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