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最後由 精研編輯部 於 2021-7-2 10:45 AM 編輯
结果,这首演唱会的听音感受和之前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点。 相同之处是K700pro的高素质和高信息量以及准确的声音,让这张演唱会在观看的时候,依然比Q125听起来更让人入戏。 而不同点在于,在SR7013开到75音量或者更高的时候,声音听起来明显比Q125吵闹。 并且人声从听感上也没有Q125厚实。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下面我就来给大家分析和讲解一下。

K700pro相对于Q125,他多了一个高音一个中低音单元。 K700pro相对于K700,它的箱体更大,单元磁钢磁力更强,分频器有改动,并且有了Push pull推挽结构。这些变动,会让声音失真更低,动态更大,但同时也会让箱子更难推。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难推的是中低音单元,而高音单元并不难推,于是这样就会造成一个问题!

那就是小音量下,高音和中低音的能量比例是正常的。因为小音量播放,单元们并不需要太大的驱动能力。 而当音量加大之后,高音单元能被推起来,高音音压足够。而中低音单元推不太动,控制不好,这造成了中低频的能量不能与高音能量相匹配。 当大音量时,高音能量大于中低频能量时,人声变薄,声音变得聒噪。XX功放推不动XX音箱的原理,简单地讲,也就是这样。 这一事实让小鱼比较痛苦,因为这意味着在目前KK所有的音箱之中,K700pro成为唯一一个必须用后级驱动才能完美发挥的音箱。

天龙AVC-X8500H 那么问题来了,用天龙8500或者NAD T778之类的旗舰合并式功放会不会好一些? 对于这个问题,我可以给出肯定的答案——一定会好一些,准确的讲是比马兰士SR7013这一级别的功放好不少。 但如果你搞个11.2声道和13.2声道,这合并机的推力对于K700pro和一大堆KK来说,还是太弱了。 既然预算去购买买标价在人民幣25000元左右一支的音箱,那么就应该准备好买后级的银子。这一块预算,是没法节约了。 否则,更好推,声音也不错的K700,难道它不香吗? 节约了多声道后级的钱,不能发挥出音量的实力,那实际上是得不偿失。 后级的搭配这里就不细讲,感兴趣的朋友自己在文章最后加小鱼微信去讨论。
下面讲讲原配环绕KS700依据我之前的想法,我并不喜欢用原配环绕搭配KK影院。我更喜欢用下一级别的主箱当上一级别系统的环绕。 举个例子,K700的环绕,我之前更乐意用K500来做,因为三低音单元的结构更相近。并且杜比全景声之后,多向发声环绕显得并不像以前那么必要。 但KS700还是改变了我的想法。 
左环绕KS700 因为相对于K500,KS700毕竟用了更大的5.25英寸单元两个。虽然中频声音密度和三个四英寸单元配置的K500差不多,但中低频的能量和声音的厚度却比K500好。 并且,KS700它很薄,更方便用于当环绕音箱时,挂墙使用。 
KS700和Q125TFX 两代KK环绕对比,双低音单元的KS700会明显让人更有信心。但Q125TFX四个高音单元,会不会解析力更好? 而实际听下来,三高音单元的KS700比四高音单元的Q125TFX却有着更强的全频解析力。 新品就是新品,它不仅仅是比老产品贵,实力也必须比老产品强。不然,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三个环绕合影 上面是我自己的STARKE H1铍高音版本。 要说高频能量,KS700的能量并不比H1的铍高音弱。但铍高音更贵的材料带来的高频贵气,是KS700所没有的。 KS700三支高音振膜的成本,是铁定没有H1的那个铍膜贵的。 实际上,KK老先生就是喜欢用朴实的材料造出好音箱。按他的说法,这样做出来的音箱不挑功放,功放普通一点,也能得到相对好和标准的声音。
测一下近场频响最后我们测一下这些箱子的近场频响,先测环绕KS700,因为毕竟它有三个模式。

这三个模式的连接方式,并没有像Q125TFX一样写在音箱背后,而是在说明书上。 
三面发声的TFX模式,这是KK老先生环绕的成名模式。虽说是三面发声,两侧面的两个单元实际上是同相工作,侧面单元发布是朝向银幕方向。 大家看频像,还是比较平直的。 
单极发声模式之下,侧面两个单元都不会响,KS700的工作模式更像是一支S150。从这频响来看,配上炮,拿来当主箱都没有问题。 表现也算很好。 
KS700偶极模式 而KS700的偶级模式,我可以讲它就是一包渣……总代和经销商不要找我麻烦,我不接受任何反驳! 因为KS700的偶级模式工作比较奇怪——它的低音单元完全不响,高音单元工作,两边的单元向两边发声。 以至于从频响上来看,这箱子的偶级模式是没有低频的…… 我再补一刀,这模式是真垃圾。。。。。
我们来看看上一代Q125TFX的偶级模式频响。 
Q125TFX的偶极模式频响 这才是一个正常的偶极模式频响,高频是衰减的,减少环绕的小蜜蜂效应。 大多数的偶极音箱会让低音单元对着人,高音单元向两侧发声。 而很明显,KS700的偶级环绕模式和瞎搞的没区别。 不过这也正常,KK老人家不只一次地表示,偶极模式没啥用。 偶极音箱的目的增加包围感,降低直达声。而录音棚只有一种声音,那便是直达声。对于这个痴迷于录音棚的KK老先生来讲,偶级环绕这种东西压根就不应该存在。

KK送给我的它录音的CD 上图是KK老先生送给我的他自己录的CD,而这个音乐我相信所有爱看电影的人都听过。

这里面的音乐便是迪斯尼所有电影开场时,那个城堡画面时,放的背景音乐。这可是KK老先生的作品哦。
接下来看看主箱K700pro的频响。 

确实是真的很平,很录音室。如果在消声室去测,那应该会更有说服力。
写在最后那么在最后,我和小鱼也讨论了一下他以后视听室的配置。 尊贵的叠拼别墅业主小鱼,他在装修款还不知道在何处的情况下,依然打算上7支K700pro作为地面七声道。 这对于可以把工资透支到下下下个月,不停买玩具的小鱼来讲,我认为并不奇怪。 也不得不感叹,最近编辑部的风气很不好。有空再给大家分享,最近都发生了什么。

但在我看来,KS700用在侧环和后环性价比还是会高不少。 毕竟KS7000 (人民幣)23000元一对,这还赶不上一支K700pro (人民幣)24750元的售价。

而我的评测平台应不应该升级?我该考虑哪支音箱接班Q125? 毕竟新一代的家庭影院合并功放的解析力进一步提升了,音箱也应该相应地进行升级!所以,我应该为Q125选择接班人。 当我试完了KK K系列所有的新一代音箱之后,我认为K700会成为我最好的选择。 K500的单元偏小,在试用非KK炮的时候,特别是15英寸炮的时候,衔接会有些问题。 而K700和K700pro以及KS700,就没有这个问题。 我要测试其他低音炮时,700系列就明显更好用。

而K700和K700pro里面,作为评测平台,我只能选择K700。 因为K700pro对于合并机来讲,并不友好,它对功放的要求太高。 而K700作为评测平台则更加合适,适用的功放更加宽泛。 当然,S150的纪念版也会是一个好选择。不过,K700因为单元数量优势,还是会明显更强一些。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大家感兴趣的,还是去看视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