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可靠 - NAS 多項防護系統,有備無患。(連上網路後不能保證 100% 的安全,使用時還是需小心謹慎。)
為何要使用 NAS:
別忘了華芸的 Slogan - 狠強。狠快。狠創作。LOCKERSTOR Gen 2 系列屬於創作者 NAS PRO 機種,就是強調效能好,速度快,便於創作者使用。筆者自己是有很多與家人或朋友的生活照,還有喜歡蒐集電影影片等等,而這些檔案或資料有時候會有與非同住家人或友人分享的需求,這時 NAS 的網路分享就派上用場。而且許多檔案如果沒有妥善儲存或管理,當然會怕硬碟有故障的一天,NAS 可以製作磁碟陣列,讓檔案多了一份保護。另外,假設有剪輯影片的需求,每當自己電腦上的儲存容量不足,剪輯完還要再另外傳到儲存裝置的話既耗時又麻煩,這時如果可以在 NAS 上直接剪輯和儲存,可省下許多工作流程,以上你沒看錯,現在 NAS 的效能已經可以協助剪輯或運算。 資料是創作者最珍貴的資產,「備份 3-2-1 大全」,意即資料至少備份 3 份;使用 2 種以上不同的備份媒體;其中 1 份備份存放異地,這樣是最有保障的方式。 前言:
今年 (2022年) 華芸 Asustor 推出 LOCKERSTOR Gen 2 系列 NAS,而先前和 Western Digital 聯手舉辦的產品說明會本站已經介紹過,本文後段還會簡短說明。
LOCKERSTOR Gen 2 為產品代號,也稱為 LOCKERSTOR AS67 系列,這次的型號共有 AS6702T、AS6704T、AS6706T 三種,分別是 2、4、6 槽 (Bay) 的機型,消費者可以視需求做出選擇。
▼Western Digital 不斷強調「硬碟有價、資料無價」的概念,提醒大家 3->2->1 模式資料備份的重要性。
NAS 專用硬碟的特色在於資料儲存的安全性與硬碟耐用度,要能承受 24 小時 x 7 天等於全年無休的運作。而硬碟的區分與選擇其實要看耐用度,專業用語是工作負載量 (Workload),白話一點就是指硬碟每年能承受的讀取與寫入資料量。SSD 則是看其耐寫度 (Endurance), 白話一點就是指 SSD 整個使用壽命期所能承受的寫入資料量,以下可以看到 1TB 的 SN700,其 TBW 是 2000TB,
由下表可以見到,WD Blue 的 SSD,其 Endurance 與 WD Red SSD 差異頗大,所以說是一分錢一分貨,而固態硬碟如果損壞,就算花了大把錢,資料也不一定能救的回來,更重要的是 Western Digital 也有提醒大部分廠商,關於 SSD 的保固規範其實就像買新車一樣,耐寫度和保固期限都是以先到者為準,這點讀者們也要特別注意。
▼WD Red 系列連續兩年 2019、2020 獲得歐洲最具權威性的 European Hardware Awards 歐洲優秀電腦硬體獎中的「年度最佳硬碟」,信賴度可見一斑,
▼以 WD Red 及 WD Red Plus 為例,每年可以承受 180TB 存取量,3 年保固就等於是 540TB。而 WD Red Pro 每年可以承受 300TB 存取量,五年保固等於 1500TB,與 Red 及 Red Plus 的差異有三倍之多。
Endurance 剛剛提過可稱作「耐寫度」,SSD 是以寫入的資料量來計算,不過要注意 JEDEC Enterprise 的測試針對不同等級、不同系列的 SSD 而有不同的標準。
▼以下就是這次借測的 WD Red Pro 20TB 與 WD Red SN700 M.2 NVMe SSD 1TB,
▼實測重量為 668g,
▼看一下盒裝左下角,讀取速度可以達到 3400MB/s,為 2280 尺寸,
▼型號是 ZP512CM30041,由針腳可以判斷是 M key,於馬來西亞製造
NAS 系統建立:
這個章節比較基本,已經熟悉的朋友可以跳過,
▼在 PC 上才打開預先安裝好的 ACC (ASUSTOR Control Center) 就遇到更新,照著指示跑完就可以,
▼開始初始化,外觀可選擇深色,晚上使用時螢幕比較不刺眼,
▼一開始當然先設定名稱與密碼,
▼日期與時間通常照著網路連線就自動調整了,
▼網路先設定一個 LAN1,之後會教大家如何設定 SMB 3.0 開啟多通道,
▼這次開箱的機器是 AS6704T,所以放滿四顆 WD Red Pro 20TB x 4,二條 WD Red SN700 1TB M.2 NVMe SSD,
▼作 RAID 5 要選至少三顆硬碟,這裡當然是選四顆,
▼RAID 5 之後可以擁有 54.56TB 的容量,
▼系統當然也可以做在 M.2 SSD 裡面,這次因為只借到兩條 M.2 SSD,只好先作成 RAID 0,如果有四條,當然就可以作 RAID 5,
建議把 NAS 系統作在 M.2 SSD,另外四顆 HDD 當作儲存,這樣 NAS 開機會快上許多,
▼接著就會開始進行初始化建立,全部自動進行,
▼才一下子 ADM 已經安裝完畢,可以開始使用 NAS 了,
▼因應近來有許多 NAS 勒索病毒,設定之前會建議更改通訊埠,
▼ADM 會以瀏覽器打開系統介面,很早以前就已經作成類似平板圖示的形式,漂亮易懂,
▼簡單看看各個介面選項,
▼資源監控可以看到硬碟的組態,圖形簡單明瞭,
▼App Central 是 NAS 很重要的一環,許多擴充功能都要依靠 App,ADM 已經貼心的分類好常用 Apps,可以快速安裝套裝,
▼例如想把四組 M.2 SSD 的 PCB 換成 10GbE 網卡,需要安裝以下 App,
▼例如想把 NAS 當成音樂庫管理,需要 Roon Server,
▼外接裝置方面可說是玲瑯滿目,連 UPS 都能接,外接硬碟或隨身碟更可以快速由前面板左下接孔連接,
▼服務這裡很重要,因為 SMB 的多通道就是由此處開啟,當然硬體方面,你 NAS 端要兩條網路線到 HUB,PC 端也要兩條網路線到 HUB,
想把 NAS 設定為檔案分享的 FTP 也是由此處設定,
左邊最下面有個選項是 iSCSI LUN,iSCSI (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 是用來連接資料儲存設備的一種網路協定,是以 IP 為基礎的儲存網路標準。早期的伺服器可同時連接多台不同類型的 SCSI 週邊設備,當時有個協定利用網路線取代排線來連接 SCSI 的硬碟,這樣硬碟就不一定要設置於主機內,也就是只要有網路就可以連接傳輸,硬碟可設置在與伺服器不同的位置。iSCSI LUN 在 Windows 中會被視為如同本機磁碟,可直覺作為儲存空間,還蠻方便的。
其他擴充應用:
Asustor NAS 可作為 Premeire Pro 的擴充資源素材庫 (Libraries),透過兩個 2.5GbE 高速網路孔與四個 M.2 SSD 的配置,可直接在 NAS 上建立專案,剪輯與輸出影片。別忘記 NAS 主機的後面板還有 HDMI,可執行 4K 10bit H.265 硬體解碼,4K 影片播放順暢,直接輸出到 Monitor 或電視觀看。
▼打開 App 中的 EZ Sync 管理員,
▼如果希望電腦與 NAS 同步資料,要在電腦端下載 AES (Asustor EZ Sync) 應用程式,行動裝置上則是下載 AiData,
▼同步可以選擇 PC 到 NAS 或是 NAS 到 PC,總之就是把 NAS 其中的一個檔案夾,設定為可以跟 PC 同步,
▼這個 NAS 中的檔案夾,只要指定好與 Premiere Pro 的素材庫 (Libraries) 為相同地檔案夾,就可以在使用 Premiere Pro 的時候調用素材庫,並且同步讓兩邊維持相同地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