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8|回覆: 1
收起左側

[精研家訪] 新竹StormAudio風暴EVO AoIP/Perlisten/MK 10.3.5.5 23聲道先進劇院參上!

[複製連結]

發表於 昨天 10:38 PM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本文最後由 daniel0810 於 2025-5-18 10:38 PM 編輯

新竹StormAudio風暴EVO AoIP/Perlisten/MK 10.3.5.5 23聲道先進劇院參上!
S__19202109_0.jpg

隨著風暴數位狂潮升級!
K先生並不是風暴陌生人,在今天升級風暴EVO AoIP之前,風暴Core 16多聲道前級早已在K先生私人劇院內擔當其16聲道劇院的控制中心一年有餘。自2024年風暴數位輸出浪潮襲來,不僅吸引台灣許多高階玩家加入風暴數位輸出+外接DAC的行列,許多風暴玩家更為追求就更上一層樓的聲音表現,紛紛以MK3安裝AoIP或是AES/EBU數位卡,或索性乾脆直接換購EVO純數位機種。
42F0BA0D-1D1F-44D1-B567-C193D469E8C4.jpg

K先生也從善如流,在家訪過屏東燕旅宿甫落成的風暴EVO AoIP/KK超級劇院親耳體驗,驚豔於其聲音的巨大進化後,毅然決定破舊立新,一舉將劇院控制升級風暴EVO AoIP,多聲道DAC選用來自德國,穩定高效,一機便可輸出32聲道的RME M32 pro,並且一舉增加7支揚聲器,充分開發視聽室的牆壁和天花板的空間潛力,務求在視聽室內建構一座高品質、無死角的沈浸式多聲道系統!
S__19202111_0.jpg

太多喇叭?
「10.3.5.5?」很多朋友也許懷疑,「有必要嗎?」
「錄音室裡都是7.1.4,7.1.4最標準!」

關於揚聲器設置數量,首先我們必須知道現今次世代音效主流的Dolby Atmos和DTS-X所使用的「物件導向」(Object-based)演算編碼和上一個世代的Dolby TrueHD及DTS-HD的「聲道導向」(Channel-based)對於揚聲器的應用方式大不同
1. 「聲道導向」的編碼模式:所有聲音被混音到「固定」的聲道上,播放時根據「聲道」對應輸出。效果依賴「播放環境與設備一致性」
dolby-digital-plus-7-1.jpg

2. 「物件導向」的編碼模式:聲音元素(如飛機、雨聲)作為「獨立物件」存在,帶有位置信息(XYZ 空間坐標)。播放時「動態對應到使用者實際喇叭配置,由渲染器即時決定輸出」。空間定位更真實而且揚聲器設置的彈性非常高。
atmosobjectbased.jpg

在家庭劇院版本,Dolby Atmos可支援到 24.x.10 配置(即最多 34 聲道);而DTS:X Pro 也能支援高達32 聲道原生解碼輸出。如果揚聲器選擇和空間處理得宜,物件導向編碼系統中的揚聲器數量越多、佈局越精密,能大幅提升播放效果:
Atmos.JPG

1. 更精準的空間定位(Spatial Resolution):更多聲道代表更細緻的音場成像能力。每一個音訊物件(例如一架飛機)會被動態定位在三維空間內,系統能更準確「描繪」物件的移動軌跡與位置感。例如從前方飛到頭頂再到後方,聲音會「流動」而非只是「切換」
2. 更均勻的包圍感(Immersive Envelopment):在多個角度(前、側、後、上)佈置揚聲器,可讓聽者「被聲音包圍」。尤其是如 Atmos裝置在天花板(top)或 Auro 3D裝置在前後牆(height)的上方揚聲器,能營造出真實的垂直音場層次,不再是平面的「環繞」感,營造如虛擬實境的臨場感。
3. 更高的動態與音訊分離度(Dynamic Range & Separation):多聲道可讓混音師將不同音訊分配至不同揚聲器,使得音訊不再擁擠在幾個聲道中,減少揚聲器負擔,改善動態範圍,保留更多細節。爆破、對話、背景音樂都能被有效「分開」,避免互相覆蓋。
S__19202112_0.jpg

而對K先生系統擔綱控制中心的風暴處理器所獨家搭載的室內聲學處理技術Dirac Live ART而言,更多的揚聲器代表有更多的資源可供利用來執行駐波抵消及SBIR處理等空間聲學優化,在更低的系統負擔下更有效克服空間聲學缺陷。
1730033253344.jpg

由此看來,眼前這座能夠Dolby Atmos、DTS-X、Auro 3D通吃的10(平面聲道).3(超低音).5(高聲道).5(上方聲道)設置之表現著實讓人期待!在現場,我們將「正後方的揚聲器設定為「後中置」,畢竟「高」聲道在原始解碼中Auro 3D和DTS-Xpro才會用到,Atmos用不上(STORM XT會用),但若是在平面,使用率就高多了。另外,這裡原本的後左和後右揚聲器被第二排沙發擋住,聲音被吸收較多,所以我會優先設置後中置來補足後方的音場能量。
S__19202103_0.jpg

驗收
乍看之下房間中充滿著揚聲器,好像聲音必然在房間裡撞來撞去亂成一團,但當系統一開聲,得力於Dirac Live ART對於房間中駐波和SBIR的有效控制,更多支揚聲器在空間中帶來反而是更寬闊、更輕鬆的聽感,聲音彷彿破牆而出,上方音場明顯超過了頭上的天花板 - 視聽室長大了!

「今天,半永久」
多聲道系統當然用Apple Music Atmos錄音開始測試,專業錄音室出身的RME DAC聲音中性開放,而且聲音的實體感極佳。前奏四處跳動的音效固然清晰有趣,但當梁靜茹一開嗓,清晰的口形,甜美的嗓音就叫人清曠神怡,「值得了!」
S__19202107_0.jpg

「BOOM」
圍著聆聽區域跑動的低頻不但軌跡清晰,打擊感更加強烈,及至後來低頻一路往頭頂繞樑而上,明明天花板距離坐在第二排的我頭頂不到一公尺高,但是最後那一炸明明就在頭頂至少1.5米的高度!
S__19202106_0.jpg

「To Believe」
在Dirac ART的處理之下,房間內的駐波干擾不再,為系統帶來極高的透明度!播放小賈姬清亮如瑞士礦泉水般的清冽嗓音唱到我們當場起雞皮疙瘩!
S__19202105_0.jpg

「捍衛戰士:獨行俠」
當音樂播放的表現過關,電影的表現自然水到渠成,絕對是眼前這套系統的主場!山谷的寬闊音場在這裡表現棒極了!老實說讓人忍不住想到:「這個視聽室其實不大呀⋯」聲音的密度極高,揪心的低頻壓得讓人喘不過氣,我們胸口彷彿如同電影中飛行員一樣的承受著莫大的壓力。在山谷中當阿湯哥駕著戰鬥機以機身不斷以90度左右翻轉通過狹窄的山谷時,來自於上方及左右「呼」「呼」「呼」的風切聲形體厚實,正是眼前戰鬥機們的機翼該有的表現 - 「不只沈浸,這就是虛擬實境!!!」
S__19202104_0.jpg

展望未來,好還可以更好!
同是風暴資深玩家的 王瑄翔大聽說K先生的風暴EVO AoIP系統成軍,立刻衝來一同見證,忍不住讚:「這個聲音的提升有至少50%!」K先生也說:「多顆天空包圍感提升很大,加上rme dac 的提升,人聲高音的厚度出來了,聲音密度也增加!」至此在這個房間的揚聲器已經加無可加,那下一步呢?

「都用AoIP了,接下來準備上全系統時鐘吧!」我說。

不僅僅配備更強大的運算DSP,仍是業界唯一的Dirac ART主動降噪技術,在風暴數位處理器應用的AoIP環境下,不單有多種DAC供玩家更換聲音質地,更可以導入全系統時鐘來提升數位資訊的傳輸精度,不同的時鐘也能對聲音帶來不同的進步,玩不完啦 ~
S__19202110_0.jpg


 樓主| 發表於 昨天 10:40 PM | 顯示全部樓層
這次真的是很棒的升級,很榮幸能夠參與在其中,現在的系統聲音已經很讚,也還有機會再進步,期待!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熱門推薦

新竹StormAudio風暴EVO AoIP/Perlisten/MK 10.3.5.5 23聲道先進劇院參上!
新竹StormAudio風暴EVO Ao
新竹StormAudio風暴EVO AoIP/Perlisten/MK 10.3.5.5 23聲道先進
「這到底是什麼魔法!?」景美唐大升級StormAudio風暴EVO AoIP 32朝聖紀實
「這到底是什麼魔法!?」
「這到底是什麼魔法!?」景美唐大升級StormAudio風暴EVO AoIP 3
家庭劇院與遊戲娛樂兼顧 - ViewSonic LX700-4K RGB雷射投影機開箱
家庭劇院與遊戲娛樂兼顧 -
影片呈現高畫質影像、遊戲、介面、音效,能更迅速了解LX700-4K R
StormAudio風暴「創新」與「升級延續性」理念與實踐:2025年ADEC 解碼器技術更新說明會
StormAudio風暴「創新」與
StormAudio風暴「創新」與「升級延續性」理念與實踐:2025年ADEC
床上劇院掰掰~小小獨立視聽室啟用
床上劇院掰掰~小小獨立視
本文章最後由 tom3050 於 2016-3-25 12:06 編輯 2016/3/25更

聯絡我們| 問題反映| 小黑屋| 手機版| Archiver|  本網站特別聘請 蔡家豪律師 為本站法律顧問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