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我的 NAS 檔案伺服器之路-Sun之OpenSolaris 改造篇及家用雲端 
 
繼上次這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94&t=867675&p=29#19036498 
已經過了一年半有了 
 
隨著資料量的增大,跟2TB硬碟的價格往下滑落,興起了汰換1TB的念頭, 
之前的Cooler Master九大機殼 顯然不夠用 
 
於是就肖想著要換機殼,看來看去不是散熱設計不良就是好貴, 
 
最後我挑選了iCute 西華11大的機殼 銀河帝國 
 
空間大小為11大 外加頂端的一小 
以及底部的6小 
 
機器我已經改裝完了 忘記拍開箱圖  
 
所以到時候只能給各位看組好的圖 
 
但機殼雖然是十一大,但是每個三大轉五小的抽取盒中間,我都空著一大,以利散熱。 
所以實際上仍然是用了九大而已 
 
目前手邊有九棵2TB 12棵1TB, 
外加上三顆Intel SSD X25M G2 80G 
 
SSD是拿來放VM的檔案用的, 
 
之前在ZFS 下跑raid-z 不管是三顆還是五顆,或者是八顆, 
一直有個問題,就是VM沒辦法讓兩個同時使用下能夠很順暢,總是感覺很頓,測試是用Win2003 Server 
照道理來說用到八顆硬碟了,硬碟的總體傳輸速度應該沒有問題才對,但事與願違, 
最後我只選擇開一個Windows Server 2003 來給不同人登入使用 
 
另外這次狠下心來用了SSD 三顆來組成raid-z, 
丟上了Windows 7、Windows Server 2003、 
以及OS X (好奇測試,本篇不會再繼續提到) 
將一些常用的環境建構起來測試 
這個測試是沒有數據的 
就是把一些OFFICE打開 PDF大檔打開等等 
依照個人主觀的感覺下,實際跑起來非常順暢, 
並沒有發生多個VM互相卡住的狀況,真是令人驚訝。 
不得不剮目相看 
 
而會跑Windows Server 2003 主要是因為他方便多重遠端桌面連線登入 
以及記憶體吃的少 在我的乾淨系統下 開機時僅僅用掉137MB 
很少吧 
比起一般我們在用的Windows 更少 
讓我懷念起以前在NT 4.0的時代 
 
那為啥會要在這次砸錢買SSD,主要是因為深受SSD快速的荼毒,在網路上又一堆拿SSD跑ZFS的, 
看得我流口水 
 
不過我並不會拿SSD去當CACHE給ZFS的POOL用,因為家中用不到那麼快,再快,網路環境也沒那麼快,白搭。 
 
另外也是為了做節能環保, 
我是不打PC電動的人,電腦是拿來創造、生產用的, 
由於一台電腦常常因為裝了很多軟體,真正急著要做事情的時候反而會這個不能用,那個出問題的,很煩, 
因此我在家中的電腦,向來是用途分開, 
跑OFFICE軟體的,就是乾乾淨淨,免得趕的時候,會XXXXXXX....... 
 
也因為這樣,家中電腦還真不少台,這也是個問題,平常跟暖爐一樣。 
 
而且我不喜歡關機,平常要找資料,電腦就已經開了一堆資料,要關機是要人命的, 
更何況曾有關機,電腦就給你開不起來的幾次經驗,更是討厭關機。 
 
於是從微軟有遠端桌面連線開始,我就愛上用這樣的方式來連回電腦處理工作, 
VNC我很早就在用了,只是那種效果跟速度,不符合我需求,(現在我就不知道了,已經很久沒用過了) 
 
 
而在VISTA時代,(想起我買旗艦版的痛) 
只要接了一個以上的螢幕, 
當想要連回去遠端桌面連線的時候,那台電腦就當機,屢試不爽, 
 
直到Windows 7 出現,這簡直是神啊 
 
有多神? 
當一台電腦跑Windows 7,而且雙螢幕輸出, 
我用別台電腦連上去的時候,Windows 7 不會當機, 
 
不只不會當機 
本地端的電腦如果有兩個螢幕以上,他還能全部一起使用, 
連遠端桌面連線都可以多螢幕輸出,神啊。 
 
 
因此,我決定淘汰兩台電腦,一台已經先被我拿去當router,P4-2.8GHz 跑pfsense, 
不過等整台架設好,我也會另外用一個VM來跑pfsense, 
因為我的Asus P6T-Deluxe 本來就有兩個ONBOARD的網路卡晶片。 
 
到時候這台也P4 2.8也要退役給其他人使用 
 
 
 
至於這次的改裝,將不再跑八顆的raid-z or raid-z2了 
而是跑八顆一組的mirror  
zpool create mobile01-pool mirror a b mirror c d mirror e f mirror g h 
我還沒實際弄好 因為資料量太大,必須要慢慢搬移, 
 
會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為一次要買八顆硬碟來跑raid-z2,一次的成本太傷了, 
這樣mirror的方式,每次只要買兩顆加進去就可以了 
 
zpool add mobile01-pool mirror i j 
 
等硬碟價格滑下來的時候,一次買兩顆,心比較不會痛,更不用一次買八顆一模一樣容量大小的,只要這兩顆容量一樣大就好 
而且這樣的速度其實並不慢 
對於家用來說是足夠的, 
不過最好不要等到硬碟剩半顆容量,才加,速度會變慢的, 
如果第一次組四顆,各兩個MIRROR,那麼在寫入的時候就是分散成兩組寫入, 
等後續容量快滿才加一組新的,那麼資料一定會往新的一組寫,那就會失去均散在各顆寫入的速度。 
 
如果一次加入四組MIRROR,速度也是很可觀的。 
 
 
 
因此我家中現在所有的電腦都不用再買硬碟加大了,除了這台OpenSolaris的 ZFS File Server, 
 
 
而家中的一些舊電腦也都不升級了,我家還有PIII 跟P4-celeron說, 
將NAS的資料夾分享給每台電腦,透過網路芳鄰的協定掛載成一顆網路硬碟,看到的容量都是TB起跳的, 
 
新的電腦不管是Realtek 或是Marvell,只要是走PCI-E,網芳傳檔至少都100MB/s, 
舊電腦PCI介面的,速度當然會慢很多,不過也是方便, 
 
在這樣的速度下,家人用起來跟本機硬碟沒兩樣, 
我也不需要提醒他們需要備份資料, 
 
如果是嫌自己電腦慢的,我就開個VM給他用,保證他用起來覺得飛快無比, 
 
這是當然的阿,SSD組成的RAID-Z給VM用,開玩笑,不快才怪,XD。 
 
在這樣的架構下,已經可以算上家庭小型用的雲端了 
省下每台電腦都要換機的錢,也省下不少電呢 
 
多螢幕輸出,自從Windows 7開始 各種不同解析度的螢幕湊在一起用,都不是問題,各有各的解析度 
 
像我平常是雙螢幕輸出, 
 
Acer P244w 1920*1080 
 
另外一台是Benq 19吋 很多年了 是可以旋轉成直立的 
解析度在螢幕旋轉後是1024*1280 
 
一直一水平都不是問題, 
其實這樣是方便我比較各種文件的版本 
 
不過不知道可不可以三螢幕輸出,走個VGA介面拿來看股票也不錯。 
 
 
待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