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11-2-10 17:39:03
|
顯示全部樓層
以下文字節錄自:
SSD 與 USB 3.0 的未來趨勢 |原文網址 - http://www.digitimes.com.tw/tw/d ... 94R70WEQ2Z&ct=1
.. SSD壽命,藉由現今Wear leveling平均抹寫技術,以每日寫入8GB資料量來估算,64GB MLC SSD使用壽命可達219年。
E、M、V+、V市場區隔SSD產品
金士頓SSDNow分E、M、V+與V四個等級,E系列專攻企業伺服器,採用抹寫次數更高的SLC設計,提供最高IOPS隨機讀寫效能,產品壽命MTBF 200萬小時;M系列針對企業用筆電/桌機使用,產品壽命MTBF 120萬小時。
V+高階桌機系列容量從64GB、128GB、256GB到最高512GB,循序讀取速度達230MB/sec,產品平均失效時間100萬小時,針對大眾筆電桌機的V系列,則提供180~200MB/sec循序讀取速度,相同的100萬小時產品平均失效時間MTBF。以上M、V+、V系列SSD均支援Windows 7 TRIM寫入優化功能。
--
以下文字節錄自:
原文網址 -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710/23/73007_38169725.shtml
目前所說的10萬個寫循環是針對每一個存儲單元來說的,例如在每一個存儲單元上進行10萬次的寫操作,但是固態硬盤設備不會在一個單元上不斷的進行寫操作,而是把這樣的操作分配到其他單元上進行。這樣的機制稱為“磨損平衡”,由固態硬盤的控制器自動完成。這樣的機制稱為“磨損平衡”,由固態硬盤的控制器自動完成。而真正發生故障的倒有可能是控制器。而真正發生故障的倒有可能是控制器。
這使得幾乎不可能使一塊固態硬盤被完全磨損。這使得幾乎不可能使一塊固態硬盤被完全磨損。目前對一塊容量為64gb的固態硬盤進行完全寫滿數據,然後刪除,再次寫滿數據的循環,這樣的循環每一個小時進行一次,經過了幾年的時間這塊兒硬盤仍然在正常運行。
目前對一塊容量為64gb的固態硬盤進行完全寫滿數據,然後刪除,再次寫滿數據的循環,這樣的循環每一個小時進行一次,經過了幾年的時間這塊兒硬盤仍然在正常運行。其他用戶也沒有遇到那種理論上的寫入極限。其他用戶也沒有遇到那種理論上的寫入極限。所以SSD的使用壽命大可放心,一塊固態硬盤至少能用5年-10年!所以SSD的使用壽命大可放心,一塊固態硬盤至少能用5年-10年!
--
個人是覺得,買了就先用,至於使用壽命.. 大概取個平均值就好..
VCD或DVD甚至BD等光碟也一樣...
沒有實際放個100年... 沒有人會知道,可以放多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