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AVCHD 聯盟發表了 2.0 規範,其中新增了 Progressive (1080/50,60p) 及 3D (MVC) 等規範!其中所謂的 MVC 就是 Multiview Video Coding 的縮寫,代表在單一的影片檔案中同時包含了兩個影像,可滿足 3D 影片需同時記錄左右眼影像的應用需求。而身為 AVCHD 規範制定者的 Sony,其實早已在規範正式發佈前便已在市場上推出了多款採用 AVCHD 2.0 規範的攝影機,其中也包含了兩款 3D 攝影機,分別是家用的 HDR-TD10 跟專業版的 HXR-NX3D1。另外,Sony 自家的 Vegas 系列剪輯軟體也以最快的速度更新了版本,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市面上最早支援 3D MVC 格式剪輯的非線性軟體。而隨著 3D 記錄規範的制定越行完善,相信也會有助於加速市場上各家非線性剪輯軟體未來支援 3D 的腳步。
以最新版的 Vegas Pro 10.0e 來說,已完整支援 HDR-TD10 跟專業版的 HXR-NX3D1 所拍攝的 MVC 影片。以下便針對 3D 素材匯入後,從剪輯設定到作品發行的工作流程做簡易的介紹:
1. 開啟專案後,進入專案設定裡開啟 3D Stereoscopic 之設定,來進行 3D 影片的剪輯
ps: 接下來的示範將採用 Full HD 3D 的 MVC 影片,故選擇 Side by Side (full) 模式
2. 匯入並拖放 MVC 影片至 Timeline 後,並會自動辨識為 Pair with next stream,並依設定的 Side by Side 方式呈現
3. 於 2D 螢幕上預覽時,可切換顯示設定為 Red/Cyan (紅/青) 模式來檢視 3D 的效果
4. 剪輯時可利用 Video FX 選單中的 Stereoscopic 3D Adjust 來對正負視差等參數做微調
5. 作品完成後,透過 Tools 選單裡的 Burn Disc 來製作 Blu-ray 3D 光碟
ps: 可選擇燒錄藍光光碟或是製作成 ISO 檔
6. 如想透過 YouTube 分享,則得先將 3D 模式改為 Side by Side (Half) 後再輸出
ps: 記得上傳後,要在影片標籤中增加 yt3d:enable=LR 來啟動 3D 播放功能
至於尚未支援 MVC 影片的非線性剪輯軟體而言,可以透過像是 neo 3D 等外掛套件來剪輯左右分離的 3D 影片,這時就會需要先把單一的 MVC 檔案分離成左右眼兩個檔案。關於轉換的工具,如果是 Sony HXR-NX3D1 的使用者,透過隨附光碟裡最新版的 Content Management Utility 2.1 管理軟體,便可將從攝影機匯入的 MVC 檔案進行 L/R 分離的動作,且分離的檔案編碼格式仍然維持原有的 AVCHD 編碼,所以轉換速度還算不慢。
如果沒有安裝 CMU 這套軟體的朋友,也可下載 MVC to AVI converter 轉換軟體,但因為該軟體分離影片後會轉為 AVI 編碼,所以需要較長的轉檔時間,且轉出的檔案也會變得很大很大,因此大大的降低了該軟體的實用性。
附錄:
- AVCHD 2.0 相關資訊
- Sony Vegas Pro 官方網站
- Sony HDR-TD10 產品介紹
- Sony HXR-NX3D1 產品介紹
- MVC to AVI converter 軟體介紹
而 Vegas Pro 提供的 BD3D 功能的主要用途就像官網上寫的那樣,為正式發行前做測試準備用的
The Burn Blu-ray Disc feature has been updated for compliance with the Blu-ray Disc specification. You can render 3D projects to a Blu-ray 3D Disc image file (.iso) from the timeline (Tools > Burn Disc > Blu-ray Disc). This feature is intended for commercial BD-ROM preparation t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