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最後由 WEI 於 2012-12-27 17:20 編輯
一台原廠色溫不准, GAMMA有問題, 落點無法準確入落點, 色彩亮度也不準, 暗部雜點與等高線現象, 調整困難的機器(一般消費者沒有調整儀器根本無法調), 亮度值也無法拉高的顯示器, 竟會落入這麼高的名次??還是調整了300小時?
弟的確不會拿這樣的排名要求網友來選購電視的
用這麼少的35%簡單的畫質品質百分比去認定一台電視的總評分?Picture Quality (35%)?
既然要評測300小時候的校準評分, 應該用不同測試圖形與比測項目去一一平均與加權
既然要比畫質, 非關畫質的外型設計(太主觀), 價值比(太主觀 )本因排除在外, 不會這外型設計與特徵, 價值比也評測了300小時巴
弟在國外培訓THX或ISF最新2D與3D調整課程時, 比較畫質投影機的差異也從未拿投影機的外型與特點去評分, 然後這畫質評分只佔35%
把畫質差異比例從35拉高到70到80比例左右(並且詳細指出比了哪些項目 ), 剩下去比外型, 與主觀認定部份約20%到30%或更少是不是更客觀??
這個網站還把一個平面電視的重要購買指標, 環境光忘了列入考量(這在弟受ISF培訓時, 大師講了一個重點)
平面電視的使用習慣不若投影機
一台拉不起來的FL值的顯示器在明亮環境中兼大尺寸畫面下看起來是真的頗為辛苦, 或者FL拉起來了, 但GAMMA, 色彩完全有問題, 色域也縮小,, 一般在居家環境. 電視大部分比例是在明亮環境下用的. 在明亮下能否有正確的GAMMA與色彩與色域, 這更是一個重點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