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16-4-16 01:27:46
|
顯示全部樓層

我在前面的發言指稱,李安這次有可能一下子走得太遠了,因為本片的3D、4K再加上120 fps(每秒120格畫面)的超高規格,年底上片時全球會有幾個放映廳可以正確播放,看起來將會是一大疑問。『全美廣播業者聯盟(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roadcasters,簡稱NAB):李安新片以每秒120格畫面挑戰極限(NAB: Ang Lee's Pushing the Envelope With New Film Shot at 120 Frame Rate)』,是The Hollywood Reporter(THR)最新一期雜誌版相關報導的標題,以下我只列出幾個重點:
首先,THR這則報導提到前幾天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Cinema Con,Sony已經在會場以24 fps規格放映了部份片段,本片在北美將由Sony發行。當時Sony電影集團(Sony Pictures motion picture group)主席Tom Rothman的發言中有兩句話值得注意。『相對於(電影)故事的重要性,技術永遠是次要的,而本片是一個美國故事(Technology is always secondary to story, and Billy Lynn's story is an American story.)』,這說明了電影故事的重要性永遠超過技術。
「Rothman表示,李安將利用他所謂的『超高幀率(ultra high frame rates,哈比人三部曲的48 fps當時被台灣媒體稱為高幀率,120 fps當然是超高幀率)』來調和(blending,這裡也可以翻譯為混合)戰爭的強烈以及其他的生活(場景,應該是指男主角Billy Lynn從戰場返鄉後的生活)(Rothman said that Lee would be using what he called "ultra high frame rates" for "blending" the intensity of war with the rest of life)」,其中的關鍵字是blending,THR記者認為這暗示了本片的超高規格並不是從頭到尾,fps可能會隨著劇情的進展而有所調整以符合導演的創作企圖(suggesting that the frame rates could change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film to suit the filmmaker's creative intent)。
第二,To simply get the movie made, a whole pipeline for postproduction and mastering had to be developed and built specifically for the project.,光是為了讓電影得以完成,整套的後製以及電影母帶的製作流程,都必須特別為本片量身訂做。也就是說,以往24 fps的後製與母帶製作的流程全部都不能用。
第三,Douglas Trumbull:「(本片上映將)對戲院形成挑戰,因為目前仍然沒有一個放映系統可以正確的播放本片(The challenge is exhibition. Right now there isn’t a system to do it properly)」。Trumbull是影史經典名片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1968),以及2020年(Blade Runner,1982,這是本片在台灣上片的正式片名,一般比較熟悉的片名是銀翼殺手)的特效指導,他發展了一套名為MAGI的系統,可以展示高幀率,並且在本片獲得Sony開綠燈同意開拍之前,給李安看過這套系統。Trumbull表示,MAGI的數位電影軟體組件(MAGI digital cinema package)可以播放120 fps的2D版2K影像,或是60 fps的3D版2K影像per eye,後者等於120 fps(equaling 120 fps)的3D影像,而這套系統可以安裝在任何Series 2的數位電影放映機。

第四,週六在NAB播放本片片段,將會同時使用兩台Christie的Mirage雷射放映機(Christie Mirage laser projectors,,上圖)。Trumbull表示,在安裝了MAGI軟體後,一台Mirage可以播放120 fps的2D版4K影像,或是60fps的3D版4K影像,這也就是NAB週六必須使用2台Mirage來播放的原因,這樣才可以播放李安要求的120 fps超高幀率。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問題,年底到底可能會有幾個放映廳可以正確播放本片的超高規格,特別是120 fps的超高幀率。THR報導提到,為了正確播放哈比人三部曲的48 fps,曾有部份放映廳裝設了Christie以及Barco的放映機,而這些放映機屆時可以放映本片60 fps的2D版本。由於本片是使用Sony自家的F65攝影機拍攝4K畫面,而Sony也有生產數位放映機,不過報導並沒有提到Sony年底前是否會有可以播放4K、3D、120 fps以及HDR的放映機。
至於本片在年底前可能在全球會有幾個放映廳可以正確播放,Barco發展的Escape放映系統似乎是可以參考的一個標的。第一部用到Escape系統的電影移動迷宮(The Maze Runner,2014),當時在美國境內有5個放映廳、Barco營運總部所在地-比利時有2個放映廳裝設了Escape系統,總共只有7個廳;第二部移動迷宮:焦土試煉(Maze Runner: Scorch Trials,2015)去年上片,Barco公司當時表示希望這次全球會有約25個Escape系統放映廳。所以,我推測屆時可能全球應該不會有超過10個放映廳可以正確播放本片,而且這些放映廳可能都會在歐美。美麗華IMAX雷射放映機已經啟用,播放4K與3D應該都沒有問題,唯一的疑問是能否播放120 fps的超高幀率。如果美麗華的IMAX可以正確播放本片,另外一個障礙是檔期,本片在北美的上片日期是11月11日,Marvel的Doctor Strange將在11月4日上片,華納的Fantastic Beasts and Where To Find Them則是在11月18日,這兩部大片都會有IMAX版,本片夾在中間不僅是相當尷尬而已,幾乎已可確定不會有IMAX版本。
以下是The Hollywood Reporter這則報導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behind-screen/nab-ang-lees-pushing-envelope-880076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