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轉載
http://news.chinatimes.com/tech/11050904/112011100700406.html
名家觀點─-迎接數位匯流 更需媒體識讀
政府明年6月30日關閉無線電視類比訊號,改用數位訊號,一時間有關數位匯流討論如火如荼,法規、產業、技術、內容面的討論皆頗多元。
雖然政府與相關產業積極調整配合,希望追上歐美腳步,學者也對政府與產業作出建議,但多數民眾對電視數位化及數位匯流仍一知半解,政府與民間仍有「數位落差」。政府有責任讓民眾了解數位時代中如何做個數位公民,從數位匯流中獲得各種便利,更應進行識讀或宣傳,盡早讓數位化成為民眾生活一部分。
首先,政府應建構橫向聯繫的「數位匯流媒體識讀小組」跨部會機制,NCC、交通部、新聞局、教育部、文建會、工業局或地方政府皆應納入平台,針對不同對象,多視角推動數位知識及訊息;訂定宣傳策略主軸,進行業務宣傳,不僅可避免「人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也可減省宣傳經費,讓民眾了解數位匯流專業知識及未來的實務運作。
其次,宣傳內容宜強調與民眾的親近性。數位匯流知識有其專業及技術性,但這些資訊並非宣傳重點。民眾數位識讀應置焦於數位匯流時代中獲得的好處、如何因應才跟得上?為何無線電視要換機上盒?宣傳利益點並澄清民眾疑慮。宣傳訊息雖可揭示國家政策願景,但不必太強調專有名詞及特殊技術,專業術語要簡單、清楚、易懂、明瞭。
宣傳通路除大眾傳播媒體通路,亦可與電視台、行動通訊業者、學校、民政系統甚至便利店合作,畢竟數位匯流時代的媒體識讀不只是政府責任,媒體產業及學校都應盡力;電視論壇節目可不必一直討論政治,若能多討論數位匯流議題,不僅觀點前瞻,和民眾接近性強,也凸顯媒體帶領討論的功能,強化媒體價值。
要讓數位匯流落實民眾生活,除硬體建置、強化軟體內容,民眾在數位時代中相關知識提升更是政策成功關鍵;政府不能樂觀認為部分民眾已在享受這些數位生活好處,所以自己操作就會有體認,也不能設想先將政策與產業事宜處理到位再宣導,仍可水到渠成。惟有將眼光放遠,配套措施齊頭並進,讓民眾跟上政府數位匯流政策腳步,才能日起有功。(本文作者為文化大學廣告系專任副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