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話說支援3D的硬體設備最近越來越多,本來只是預計單純購買3D顯示器或是3D投影機,不過後來想想,房間內也剛好缺一台可以上上網,看看影片的電腦,所以繞了一圈之後還是決定購買AIO電腦,反正並不是重度使用的電腦,規格的部分就沒有太多的要求,畢竟重點是3D阿~~(遠目),不過,左挑右挑總是挑不到好的,不是外觀不優,就是沒有支援3D,最後在快要失望之際,讓我發現了這台Vaio L系列的AIO電腦,不僅僅外形有濃濃的日系精品的感覺,更重要的是支援3D,哈哈哈,幾經波折之後,終於讓我找到了,怎麼有不把它帶回家的道理?就在小朋友大量出走之後,這台Vaio終於到了手上啦,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台Sony Vaio L系列的AIO電腦吧!!
首先,一樣先看看官方公佈的規格吧
讓小朋友大量出走的Sony
支援3D,切換到3D模式可直接觸控3D字樣
在3D模式下時,3D字樣會發出藍色的光
使用的是Intel i7-2720QM處理器
貴森森的Vaio
前方搭載130萬畫素的HD視訊鏡頭
多功能邊框的設計讓觸控體驗更上層樓
上方的貼紙
支援FullHD 3D
電源開關的設置在上方,旁邊還有免開機快速上網的快捷鍵
看看後方吧
只有一條電源線,省去了整理一堆線材的麻煩
散熱孔也是不可缺少的,AIO最怕的就是散熱性能不佳,很容易會燒壞
看看支援的I/O吧,讀卡機,USB3.0,s400,耳機,麥克風,快捷鍵
另一邊的介面,BD光碟機
光碟是托盤式
音量,選單設定,選取鍵
螢幕關閉快捷鍵
看看背面I/O,USB2.0
AV端子,HDMI
RJ-45網路孔藏在AC插孔旁邊
接下來看看附贈的無線鍵盤,孤島式鍵盤,算好打的一款
加上Sony貴森森
一些影音的快捷鍵也設置在鍵盤上,方便使用者使用
電源開關在鍵盤上方
使用3號電池
不意外,鍵盤是中國大陸製造
接下來看看附贈的3D眼鏡吧!此款電腦採用的3D技術是frame sequential method(視框序列技術),所以搭配的眼鏡為active shutter glasses(主動式交錯立體眼鏡)
電源開關在側面,打開後會自動偵測連接
充電孔
鼻墊不可自由調整,有點可惜
接著開機來試用看看吧
上方有快捷列的設置,可加快使用者選取的時間
官方網站指出:
此款電腦採用強化觸控功能的多功能邊框,提升您的觸控體驗。只要觸控螢幕外框的特定區域即可立即快速開啟重要功能, 也可透過外框進行基本操作(例如縮放),因此不會擋住視線。新的觸控式外框延伸了觸控式螢幕的觸控功能。
只要觸碰側邊外框並上下移動手指就可以縮放影像。觸碰 VAIO 標誌左右兩側即可在上一頁和下一頁頁面間切換。可迅速叫出螢幕顯示鍵盤,並在觸控螢幕上打字。「波紋」狀視覺效果看起來很漂亮,也可讓您以視覺化方式確認觸控操作動作。
這款電腦也內建了不少方便好用的小程式
稍稍使用過後,接下來就測試一下這款電腦的效能吧!
使用Intel i7-2720QM 2.20GHz處理器,使用turbo boost可至3.3GHz
試試看內建的效能測試,分數算不錯,硬碟的分數較低是可預知的,畢竟只是一般的硬碟
i7-2720QM,WD 1TB硬碟,NVIDIA GeForce GT 540M
NuclearusMC
CPUmark
Intel Burn Test,可以看到最高溫度偏高
記憶體測試
硬碟測試
遊戲測試
3D照片測試
3D Portal與FullHD BD 3D影片測試
開箱玩到現在也花了不少時間,先大概整理一下使用到目前的感覺,外觀的部分依舊保有Sony濃濃日系精品的感覺,也是讓小編我想購買的一個因素之一,我對外觀設計要求很高的,哈哈哈!
I/O的部分還算多,支援USB3.0是很貼心的舉動,畢竟BD或是FullHD的影音檔案大小真的還蠻龐大的,如果用USB2.0應該會傳檔傳到睡著吧,有HDMI Input的設置也很棒,可以讓我們外接播放器或是PS3,讓這款電腦的功能更強大
3D的部分只能說差強人意,影片2D轉3D的效果就小編目前接觸過的顯示器來說,實在不算是效果很好的一款,3D BD的播放也很有很奇怪的現象,如果直接開啓BD的DLP,戴上眼鏡是完全無作用,所以必須先將BD的3D效果關閉,然後再用3D切換鈕去做切換,實在是有些多此一舉,且也讓BD的3D效果打了不少折扣,但效能方面整體來說相當不錯,硬要說缺點的話就是散熱的部分有些令人擔心,深怕它會燒起來啊XD
Sony對於商品的控管與設計還是有它們獨到之處,整合的多功能觸控框設置讓使用者的使用經驗加分不少,內建的一些軟體也都能顯示出Sony對於消費者貼心的地方,所以整體來說這款AIO電腦還算不錯啦!
小編簡單的優缺點整理
優點
1.多功能觸控框讓使用者使用上更加方便
2.外型在AIO電腦中算漂亮
3.內建的自動3D差異控制有效降低觀看3D影像時眼睛的壓力
4.Sony 原創虛擬環繞音效的 S-force 3D及 S-master 數位放大器兩者搭配起來讓音質表現還算不錯
5.整體硬體效能都有保持一定水準
缺點
1.2D轉3D的效果差強人意
2.3D BD播放無法直接同步,須先關閉BD 3D效果再用3D切換鈕切換成3D模式,這點相當的奇怪,明明支援DLP但不知道為什麼無法同步,這點可能還要詢問一下Sony的技術人員
3.散熱不足
您也許對這些文章也有興趣
Optoma HD33 DLP 3D投影機搶先體驗
Sony筆電看3D免眼鏡 只要掛上這片就行
淺談3D拍照技術與成像理論[/td][/tr]
[/table]0.jpg (119.33 KB, 下載次數: 0)

1.jpg (690.43 KB, 下載次數: 0)

2.jpg (157.33 KB, 下載次數: 0)

3.jpg (136.39 KB, 下載次數: 0)

4.jpg (98.65 KB, 下載次數: 0)

5.jpg (114.02 KB, 下載次數: 0)

6.jpg (150.47 KB, 下載次數: 0)

7.jpg (130.49 KB, 下載次數: 0)

8.jpg (124.38 KB, 下載次數: 0)

9.jpg (119.4 KB, 下載次數: 0)

10.jpg (128.95 KB, 下載次數: 0)

11.jpg (145.98 KB, 下載次數: 0)

12.jpg (143.33 KB, 下載次數: 0)

13.jpg (131.68 KB, 下載次數: 0)

14.jpg (149.96 KB, 下載次數: 0)

15.jpg (260.17 KB, 下載次數: 0)

16.jpg (241.77 KB, 下載次數: 0)

17.jpg (143.31 KB, 下載次數: 0)

18.jpg (287.32 KB, 下載次數: 0)

19.jpg (244.85 KB, 下載次數: 0)

20.jpg (165.77 KB, 下載次數: 0)

21.jpg (167.43 KB, 下載次數: 0)

22.jpg (150.47 KB, 下載次數: 0)

23.jpg (186.76 KB, 下載次數: 0)

24.jpg (152.32 KB, 下載次數: 0)

25.jpg (162.73 KB, 下載次數: 0)

26.jpg (137.87 KB, 下載次數: 0)

27.jpg (171.56 KB, 下載次數: 0)

28.jpg (177.55 KB, 下載次數: 0)

29.jpg (116.38 KB, 下載次數: 0)

30.jpg (120.97 KB, 下載次數: 0)

31.jpg (113.87 KB, 下載次數: 0)

32.jpg (114.15 KB, 下載次數: 0)

33.jpg (154.97 KB, 下載次數: 0)

34.jpg (167.4 KB, 下載次數: 0)

35.jpg (124.32 KB, 下載次數: 0)

36.jpg (267.95 KB, 下載次數: 0)

37.jpg (120.45 KB, 下載次數: 0)

38.jpg (117.8 KB, 下載次數: 0)

39.jpg (178.27 KB, 下載次數: 0)

40.jpg (207.33 KB, 下載次數: 0)

41.jpg (34.49 KB, 下載次數: 0)

42.jpg (193.34 KB, 下載次數: 0)

43.jpg (143.64 KB, 下載次數: 0)

44.jpg (105.86 KB, 下載次數: 0)

45.jpg (200.83 KB, 下載次數: 0)

46.jpg (261.76 KB, 下載次數: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