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夢邪?真邪? A dream within a dream “All that we see or seen is but a dream within a dream”
愛倫坡 (Edgar Allan Poe) 說的是:人生是一場夢,所有我們所看到的都是夢裡的夢。有時我們自以為夢醒了,其實我們還在另一個夢裡頭。愛倫坡的短篇小說揉合著神秘詭譎的文學象徵興味,相當引人的闡述出人生如夢,夢如人生的哲學冥思;不過,三千多年前莊子早提出夢蝶的觀點,雖然美感的表現不同,題旨卻有異曲同工之妙。
莊周夢蝶是莊子提出的一個哲學論點,認為人不可能確切的區分真實和虛幻。《莊子·齊物論》中有一段妙語:“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選自《莊子·內篇·齊物論第二》)其大意就是有一天,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樂,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莊周。一會兒夢醒了,卻是僵臥在床的莊周。不知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呢?在這裏,莊子提出一個哲學問題—人如何認識真實。如果夢足夠真實,人沒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夢。這則寓言是表現莊子齊物思想的名篇。莊子認為人們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則無往而不快樂。它寫得輕靈飄渺,常為哲學家和文學家所引用。清人張潮寫的《幽夢影》,可稱得上是一副供燥熱的現代人服用的清涼散。禪不可說,清言不可譯。《幽夢影》中也有這麼一句妙語,可謂是點出了莊子哲學的精髓:“莊周夢為蝴蝶,莊周之幸也;蝴蝶夢為莊周,蝴蝶之不幸也。”
莊子說夢,不是從科學角度來解釋,而是利用夢來講他對人世的看法,可謂別出心裁,意味極為深刻。莊子講夢的問題,都是很深奧的,需要細心體會。失意者可以從中獲得精神安慰,消極者也可以從中找到為自己辯護的理論根據,過於計較的人也會從中獲得某種啟迪。後代編撰關於夢的故事,如黃粱夢等,或多或少都受到莊子的影響。
生活總讓某些人不清楚“我是誰” 在《齊物論》中,莊子說:“夢飲酒者,旦而哭泣;夢哭泣者,旦而田獵。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佔其夢焉,覺而後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而愚者自以為覺,竊竊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與女皆夢也,予謂女夢亦夢也。是其言也。其名為吊詭。萬世之後而一遇大聖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晚上做夢飲酒,醒來哭泣;夢中哭泣,醒來去打獵。在夢中,不知道自己是在做夢。夢中又有做夢的,醒來後知道是在做夢。大覺醒以後,知道這是大夢。愚蠢的人自以為是覺悟的,以為什麼事情都非常明白,“這是高貴的!那是卑賤的!”這是一種嚴重的偏見。孔子跟你都在夢中,我跟你說夢,也許就在夢中。這樣的說法,名叫“吊詭”。什麼叫吊詭?宋代王安石的兒子王雱解釋說:“吊當於至理,詭異於眾也。”也就是說,最深刻的道理,眾人往往以為是詭辯、謬論。萬世以後,會遇到一位聖人知道解釋這些道理,那就像早晚見面那樣。這樣大聖人非常難得,如果萬世出一個就不算少了。在這裡,莊子是將人生看成一場大夢,很多人稀裏糊塗地過日子,如夢一般。自以為什麼都明白,是非對錯,高低貴賤,都分得很清楚。實際上什麼都不明白,有的實際上是非顛倒,有的則是真偽混淆,他們至死也不覺悟,這一生不就是一場夢嗎?莊子認為他的思想是深刻的,被無知的夢中人誤解為詭辯。
我們批判莊子的說法,是否真正理解了莊子的本意呢?是否成了現代“夢中人”呢?戰國末期的屈原說:“眾人皆醉而我獨醒。”眾人皆醉,猶如夢中。要從夢中醒來,也像從醉中醒來。如醉如夢,如何能看清世界上複雜的現象,如何能正確對待處理艱難的世事?如何才能從大夢中醒來?我們真的醒了嗎?莊周與蝴蝶有分別嗎?這才是物我兩忘、萬物化而為一。你的的人生大夢是美夢還是惡夢?
註一:愛倫坡(Edgar Allan Poe)是美國早期詩人和短篇小說家,也是文學評論家。他是偵探小說和驚悚小說的始祖。 註二:70年代著名的前衛搖滾團體Alan Parsons Project以Edgar Allan Poe的著作創作了一張概念性專輯“Tales of mystery and imagination” 口白請來了26歲以「大國民」一片不朽的天才導演奧森‧威爾斯客串,奧森從未見過唱片製作人Alan Parsons本人,在他收到腳本後他將口白的錄音帶寄給Alan。Alan Parsons是一位英國唱片製作界的傳奇人物,他與唱片錄音工程結下不解之緣始於 Beatles 灌製 Abbey Road 這張專輯時,他擔任助理錄音工程師;隨著 Beatles 的解散, Alan Parsons 與 Paul Mccartney 的樂團 Wings 繼續合作了 Wild Fire,Red Rose Speedway 兩張專輯,其後幫Pink Floyd錄製了搖滾史上最富盛名的Dark Side of the Moon專輯,只獲得一周35英鎊的基本工資,幫Al Stewart製作Year of the Cat只獲得比35英鎊稍微多一點的報酬,他獲得了十次葛拉美獎的提名,並且執導了London Calling的MTV。
註三:奧森‧威爾斯是美國電影導演、編劇和演員,1938年萬聖節憑藉根據英國著名小說家H·G·Welles同名小說改編的CBS廣播劇世界大戰一炮而紅。(1938年的萬聖節,即將加盟RKO片廠的大導演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根據原著小說製作的廣播劇在美國播出,引起巨大恐慌,威爾斯革命性的藝術技巧令人們信以為真,以為火星人真的登陸了地球。據說當時此劇的聽眾都紛紛跑到街上,拿濕毛巾擋著頭,以保護自己免受“火星毒氣”傷害。隨後,新聞媒體還對這一事件做了報導,更令此事變得“真假莫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