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09-2-5 23:08:07
|
顯示全部樓層
看哪一國的電影當然盡量就以哪國語言發音會比較妥當 , 在下舉個例 : 各位大大都知道
TAXI 2 ( 中文影名 : 終極殺陣 2 ) 吧 ? 這部電影是道道地地的法國電影 , 劇中人物全部
法國發音 , 如果改成國語或英語發音 , 那會看的人數應該會少很多 . 在下是不懂法文 ,
也不會說法語 . 但是透過字幕及人物之間那種原汁原味的對話也是能完全融入劇情中 ,
該笑的時候笑 , 該生氣時生氣 . 這個.... 應該是所有導演最想達到的境界 : 讓觀眾完全
沉浸在電影劇情中 .
內地因為受到政府的教育極深 , 會有那種 " 舉凡任何電影一律中文發音字幕 " 想法並不
奇怪 . 但是孔老夫子曾說過 : " 愛人者人恆愛之 , 敬人者人恆敬之 " . 內地既然中國是世
界級的大國 , 就更應該表現出大國國民的風度 . 而不是對一部用數種語言表達台灣淳樸
民風的電影大加批評 . 所幸這應該只是個案 , 在下相信大多數的內地人應該還是很友善
的 , 像在下與人交談時也是一下國語 , 一下台語 , 更勝者有時穿插幾句英語 . 但卻沒人
說跟在下交談很累 , 有時幾種語言穿插在其中更能增進與朋友同事間的交情 . 這個 , 內
地人大概很難理解吧 ?
海角七號這部電影並沒有什麼大卡司大場面 , 而且別忘記了 : 該片中有不少演員甚至沒
人知道他們的姓名 ! 但是它能在台灣創下如此高的票房 , 只因為做到一件事 : 引起觀眾
的共鳴 ! 這點 , 跟日本著名的 " 一公升的眼淚 " , 或者是 " 再見了 , 可魯 ! " 在電影播放
後所引起的共鳴效應並沒有什麼不同 ( 例如 " 可魯 " 後的拉不拉多犬認養風潮 ) , 一部
好的電影聲光效果並不是全部 , 劇情能引起共鳴才是最主要的目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