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05-10-19 18:38:44
|
顯示全部樓層
當初準備處理獨立視聽空間時也想像很多,
1. 傳統 sterio 系統對於空間處理相當需要, 聲音的擴散, 吸收, 頻率響應是否平衡, 音效的定位感及包圍感如何獲得 (常言道前吸收(定位感)後擴散(包圍感))
2. 多聲道系統 (5.1 or 7.1) 已經在訊源處理音效時作聲道獨立分離, 是否利用多聲道的分離直接音效就能夠產生良好的定位感及包圍感, 甚至音像感及空間感
3. 為了能夠自由移動喇叭, 以及避免失敗的空間吸擴音處理, 所以除了隔音處理, 實木平貼地板, 輕鋼架天花, 其他都未處理, 一邊等待器材 run-in, 一邊熟悉自己原本空間的特性
4. 結論是, 運氣還好, 雖然空間不大, 沒有黃金比例, 駐波並不嚴重, 聲音平衡, 定位清楚, 聲音移動略有破綻, 仍有改進空間, 拜多聲道科技之賜, 空間不需太多處理, 多聲道喇叭照 DD5.1 or ITU-R or logic7 建議, 配合空間修正擺位, 即可還原大多數原片音效及感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