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討論串,討論到這裡,似乎只將重點放在Corsstalk這件事上面了,似乎3D投影的畫面只要沒有見到Corsstalk才是3D投影機最重要的觀測重點了.
沒錯,在觀看3D畫面時,看到Corsstalk時,的確會讓觀賞者覺得不太爽,但是目前似乎有些人似乎分不清楚Corsstalk與動態邊緣模糊的差異在哪裡混為一談.這裡有必要釐清一下.
簡單的說好了,Corsstalk他即使畫面是靜止的,你都可以看見影像物件邊緣從主體側邊跑出來錯影,而這錯影在脫掉了3D眼鏡時,他還是在那個位置.(日本人稱為二重像現象)通常這樣的狀況會發生,一方面是拍攝拾或後置時因為要增強前後景深感,左,右視差角度拉的過大所造成的.
另外訊源解析度似乎也會造成影響,以最近常討論的音樂3D宣言MV來看,畫面設在原始訊源的1280 x 720 來播放.其Corsstalk就是很明顯,但是將他轉為1920 x 1080來符合面板解析度來播放時,奇怪的是,其Corsstalk現象則變得很輕微到幾乎可以忽視.
再來談動態邊緣模糊,以"舞力全開3"這片3D很考動態反映的片子來看,其實我在觀看時並沒看到真正的Corsstalk,反倒是物件在快速移動時,會在物件行進的反方向邊緣會產生類似拖影所造成的模糊現象,這種現象不是只有在3D才會產生,而是連帶2D畫面都會發生.
會造成動態邊緣模糊的原因還是跟顯示器元件面板的應答速度(反應速度)不夠快所致,若是泛LCD系統,如穿透式LCD或反射式LCD(包含SXRD,D-ILA,LcOS)都會有這樣的狀況,所以才會有利用120Hz甚至240Hz處理動態殘像的方式產生. 至於DLP系統則佔了反應速度快的優勢,所以幾乎很少在DLP系統上的機器看到使用倍速處理的機制.
也因為這樣,所以DLP系統至少在Corsstalk與動態邊緣模糊這兩項在處理上會優於泛LCD系統.但有別忘了,單板式DLP系統也有個天生的缺點就是,因為使用色輪分色在混色時,會產生色彩斷裂雜訊,俗稱Rainbow的彩虹現象,這項像在黑底白物件快速移動時,特別礙眼.一樣會令人看了眼睛不舒服.
但是不是要將看不看的到Corsstalk當作選擇一台3D投影機的最重要標準呢?個人則持保留態度,畢竟看3D畫面時,畫面會因戴上快門眼鏡而使畫面亮度變暗與色標位置偏移,這兩部份就直接關聯了看3D畫面時的最直接感覺了,畢竟畫面若是太暗,看了不清爽,色彩偏頗一樣看起來也不舒服,這根本不管是選擇一台2D還是3D劇院投影機皆通用的標準了.
總之,個人看法,目前市面上仍沒有一台3D投影機是十全十美的,問題還是在於取捨,若你能接受偶而出現的Corsstalk現象,但更追求其他更全面的畫質表現,那目前就只能選泛LCD系統的投影機了,若你完全無法接受Corsstalk,但對色彩的準確性與畫面稍暗認為能在接受範圍,那麼目前市面上也就只有一台Sharp Z17000的DLP系統符合你的需求,若再將價格或機能性做通盤考量,那麼就會尋找出適合自己的投影機了.
選擇你所愛,愛你所選擇,自己用的爽最重要,不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