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1-5-12 18:55:37
|
顯示全部樓層
xx% 是合理的線材預算比例, 這個 xx 存乎一心.
0~60% 你高興就好, 自我感覺對了 ..... 就行了
(超過 50% 請記得開箱分享)
接觸陸製品, 點燃 開發中國家 OEM 長久的痛, 包括台灣的痛
明明接近一流的代工技術, 自創台灣品牌 ? $2000 , 量大價可議
替歐美大廠代工, 歐美品牌賣 $10,000 而且表明 Hi-end brand 不准議價
一樣的技術, 大陸更可憐, 自創品牌 ? $1000 我還要你打 7 折才買
若以上 OEM 邏輯為真, 線材品牌的思維 是這個主題的核心 !
線材ㄉ技術, 我相信大陸已經有了
在中國翅膀沒硬之前, 所有人都會用力殺價 , 讓他賺辛苦血汗錢, 可消費者享受相似的品質
(黑心貨不在討論範疇) , 畢竟線材都經過試聽才買的.
一旦承認歐美品牌價值, 消費者就不要嫌貴 !
雖然你知道台灣製近乎相同, 若你堅持選擇品牌, Your choic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