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會想起想組一台 HTPC,
也是因為看到眾多板上網有分享心得
加上PC 當訊源,是相容性最高的,
也最方便的,什麼雜七雜八的格式,
字幕都能支援,在方便也不過了
其實這一台三月初就組好了
可說是 技嘉 780G 主機板一上市,
我就立刻買了...
之後這一張主機板非常暢銷
一度缺貨,真是見鬼了
第一次看到主機板賣的這麼好的
本來是想組 intel 平台 , 那時候想用
CPU 是 E8400 , 預算約 20000
但發現好像不太夠
因為主機板,顯示卡,音效卡,等等
而且當初 E8400 被拉抬,
就是在二月多的時候,大家知道吧
E8XX 一度缺貨,漲價
不願當成潘仔 被敲竹槓
買不到的情形下,
回家重新survey 好的組合
意外發現 amd 780G 整合型主機板快上市了
而且又便宜, 當時有 asus, gigabyte 可選擇
但asus 沒光纖, HDMI/DVI 切換竟然要 拆機殼,
拔 jumper 可說非常不方便,還比較貴
asus 強項是 intel 平台
amd 平台一向是很遜的
等 到 gigabyte 這一張一上市
第一天我就去買了,店員還一直說才剛到貨,熱騰騰的
我當初的組 HTPC 考量是
1: 顯卡可硬解
2: CPU , 不用太高檔, 主要是想省錢,不超頻
3: 機殼 方面 , 想要大一點的, 太小的擴充性不好
橫的機殼, 看起來不要太像 PC 機殼
4: 省電好一點
5: power 方面, 本來想說低瓦數就夠了,但低瓦數,sata 接頭都比較少
要轉接,不太喜歡轉接, 模組化的 power 又很貴 ,
有 80 plus 的功能更好
所以後來就這樣組了
機殼 : CoolerMaster CM283 直立式/橫躺式機殼
CPU : amd 5200+ , 當時 65奈米最高階 , 我不喜歡超頻
主機板 : gigabyte 780G 晶片組 GA-MA78GM-S2H
ram : 創見 jet ram 1G*2 (其實有錢買正創見會比較好
我痛恨威剛這濫東西 , 公司的電腦威剛換過兩次ram
夠濫了吧)
硬碟 : WD 500G , 後來又加買了 WD 640G*2 , 目前一共是 1.7T
燒錄機 : pioneer 115
BD rom : liteon LITEON DH-4O1S 4X
HD rom : xbox360 HD rom , 可以接上 PC
顯示卡 : 主機板內建的 3200
power : 康舒 430瓦
無線鍵盤組 : i-rocks
其實一般看 BD 也不用硬解
除非是高流量的 h.264 才要硬解
目前有幾片 BD 的確要硬解才撥的動
接下來就請大家看看圖吧
其實機殼當初也考慮很久,
不考慮 silverston , 雖然很好看
但太小又太貴 ,這是缺點 不好擴充,
不知用哪一個好
後來選了這個,有優點
但也有缺點,請聽我娓娓道來
機殼上方照
[img]

[/img]
機殼屁屁照
[img]

[/img]
後面的端子
[img]

[/img]
這就是我最喜歡這一張版子的原因
有 HDMI, DVI, VGA, 還有光纖輸出 , 1394 ,eSata
該有的都有了,但少一個 com port ...
其實主機板上面有,但沒接到後面了
導致我日後再多買一個檔版接出來
眼尖的朋友可能已經看到了吧
怎麼好像有一個地方怪怪的,好像被外力稱開一樣
那就再來一張近照吧
[img]

[/img]
我為了使用 HDMI, 偏偏這機殼很奇怪
邊緣又多一層鐵板,往內勾
我不知道他為什麼要這麼做,浪費材料
難道他不知道有一些版子可能會檔到嗎?
所以我只好用版手把他拉開
這又是這機殼另一個缺點
實際上使用起來是這樣
[img]

[/img]
無線鍵盤接收器會被機殼檔到,
會接收不良,只好用 USB 延長線,到前面
這樣接收比較好,最右邊那一個就是 com port,
要接收紅外線,我有買一個接收紅外線的東西
這樣可用遙控器來控制一些程式
例如 kmp 的暫停/撥放, 前進/後退
這樣我躺在沙發看片子時
會比較方便
機殼正面照
[img]

[/img]
機殼上面那個是硬碟外接盒,有 USB, eSata
團購買的,滿方便的,換硬碟很快
現在都把硬碟當片子使用,換硬碟很快 的外接盒
會很方便,不用鎖螺絲
外接盒旁邊就是紅外線接收器
接收遙控器發出來的訊號
我用來控制 kmp
左邊下面一點,就是無線鍵盤組接收器了
機殼正面照掀開前面的蓋子
[img]

[/img]
可看到liteon BD rom 左邊塞一個厚紙版吧
因為這機殼會鬆,只好塞東西,讓他不會搖晃
這是這個機殼的缺點
因為他安裝光碟機的方式 與眾不同,但這就是他的缺點
唉...畢竟有一些問題,是要使用之後才能知道
在看一下里面架構,線還滿亂的

特別的是, 他光碟機部份 是用夾的,不是用鎖的
我個人呢,是很討厭這用夾的,因為夾不緊
會晃動,只好塞厚紙版...
至於硬碟的地方,是還可以,
我的音響櫃是這樣
[img]

[/img]
上面第一個是 HTPC , 再來是空的,放一些小東西
片子, CD 之類的
再來是 xbox ,再來是 後級擴大機 arbiter 120P ,
後級專用來輸出 左右聲道
我有比較過,有接後級,真的是有一點差
尤其是低頻方面...
中高音倒是差別不大,也許是我木耳聽不出來
再來是 環繞擴大機 denon 2105 , 舊機種了
無法解次世代音效,但沒關係,夠用就好
再來是 philips DVD player , and onkyo CD player
在一次提醒,左上角那個不是海報,是月曆,她有穿衣服,
請不要誤會沒穿衣服喔
是我很愛的 白歆惠 , 某一次的壹週刊送的月曆
之後就一直在那一邊了,沒換過了
如果有需要,我可在拍一張,證明她有穿衣服
再來是 xbox360
[img]

[/img]
旁邊是 HD rom , xbox360 是可愛的 寶貝萬歲
本來是 帥氣的的PGR3 面板
但女友愛玩寶貝萬歲 , 只好換成可愛的 寶貝萬歲面板
但是一些男性友人紛紛說 : 你瘋了,換什麼 寶貝萬歲 面板
本來的白色面板還比較好看....唉...我是希望有
忍者龍劍傳 2 的面板 
再來一張 BD, HD 大合照,
[img]

[/img]
有一些是我的,有一些是我朋友的
可能有人覺得,怎的沒 ps3, 連 ps2 都沒有
因為當初買 xbox時,發現 ps2 畫面太差
也沒有 doa 3 , 就買 xbox ,
之後就開始挺 xbox 系列,
當初 ps3, xbox360 ,wii 還沒推出以前
我就預測 xbox360 會賣的比較好
結果我猜錯了, wii 賣的最好
目前 ps3 也沒什麼好玩的 game ,
我不是很感興趣
ps3 用來看 BD 是不錯
等我換了 次世代擴大機,
再來試試 ps3 的 LPCM 7.1 吧 ,
雖然 DTS HD MA 會轉成 LPCM 7.1
跟 pioneer BD player 不一樣
但 pioneer BD player 太貴
所以 ps3 是以後才會買的
目前看藍光還是用 HTPC 看
再來是遙控器排排站
[img]

[/img]
由左而右依序是 LCD TV 遙控器
擴大機遙控器
xbox360 遙控器
sony 整合性學習遙控器
我特別說明一下
這一隻sony 整合性學習遙控器
是可學習的,可學習八組
很好用,我把 TV, 擴大機 都學習進去了
更棒的是 sony 整合性學習遙控器 有內建很多內碼
剛好 denon 2105 有在內碼之中
輸入內碼,就可以了,方便的很,
我還用來控制 HTPC 的 kmp
搭配這個軟體 IRCtrl
[img]

[/img]
目前只設定 kmp , 暫停撥放,前進後退
所以當我躺在沙發看片時,
手裡不用在拿著鍵盤滑鼠,
拿著 sony 學習遙控器
就可控制擴大機的 音量
還有 影片的 暫停撥放
是滿方便的
聽說 ps3 是用 blu-ray
不是用紅外線...
那就麻煩了,以後我如果買了 ps3
就無法學習了,因為這 學習遙控器
只能學習紅外線 啊...
最後來一張客廳照
[img]

[/img]
可看到我的濫濫 LCD TV
等 LCD TV 更便宜了,就想把他換了
旁邊大大的 左右聲道是 usher L5.5 ,
用很久了, TV 下面的是 中置喇叭, energy 的
旁邊是低音喇叭, 國產低音土炮 , 12" , 新品只有3000
環繞喇叭看不到了, yamaha 的 書架型喇叭
反正是聯合國喇叭 
窮人組合囉...
都買二手的 ,擴大機也是 XD
目前為止
大概就是這樣
通常都是用 powerdvd 看 BD
kmp 看一些 re/de mux 的影片
目前有一些CPU 無法軟解的影片
大多是 BD H.264 的影片 又是很高流量的
只好硬解了,
目前還很滿意
[ 本帖最後由 kenchen1226 於 2008-5-11 22:36 編輯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