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381|回覆: 14
收起左側

[業界新聞] Dolby Vision正式進軍4K UHD BD市場,華納、環球及獅門即將推出搭載Dolby Vision HDR優化的4K UHD BD電影光碟

[複製連結]

發表於 2017-1-10 12:45: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本文章最後由 Mori 於 2017-1-12 09:58 編輯

原文由本人撰寫刊載於《Hi-AV影音網》
http://www.hi-av.net/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7977


1月4日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展CES期間,Dolby實驗室發佈了一個極為震撼的重大消息(請見這裡)——Dolby Vision即將正式進軍4K UHD BD市場,而包括「華納家庭娛樂」(Warner Home Video)、「環球影業家庭娛樂」(Universal Pictures Home Entertainment)與「獅門娛樂」(Lions Gate Entertainment)即將在2017年年初推出搭載Dolby Vision HDR優化的4K UHD BD電影光碟!震撼的原因是目前只運用於Amazon、Netflix與VUDU等獻上影音串流平台的Dolby Vision,其HDR效果確實優於作為4K UHD BD標準的HDR10處理,這意味著影音玩家將能夠經由4K UHD BD欣賞到更優異的影像效果;然而,由於Dolby Vision HDR必須在「播放端」及「顯示端」器材都植入專屬處理晶片,倘若硬體沒有預先搭載,是無法透過韌體升級得到Dolby Vision HDR效果的!目前並非所有4K電視都有Dolby Vision晶片(Sony就是在這次CES才首度發佈),而在投影機部分更是迄今沒有任何一部搭載Dolby Vision晶片,除非日後原廠提供換主機板升級,否則就無法展現Dolby Vision HDR性能!(儘管應該仍可以HDR10顯示)


「亮度」是Dolby Vision第一個勝過HDR10之處,Dolby Vision要求將影片處理及顯示器材呈現的亮度拉高到4,000尼特,大大提昇影像亮度的現能力,而HDR10的標準僅有1,000尼特(nit,亮度的公制單位「燭光/平方公尺」);另一方面,Dolby Vision可記錄的色彩深度為12bit、HDR10則為10bit(紅、綠、藍各10bit),因此Dolby Vision可記錄的色階層次是HDR10的64倍之多;再者,Dolby Vision的HDR是「動態HDR」(Dynamic HDR)處理,藉由逐格畫面強化可比「靜態HDR」(Static HDR)方式的HDR10有更優異的HDR處理效果(後文詳述)。


你覺得Dolby Vision HDR的最高亮度4,000尼特(nits)很高嗎?其實真實世界裡銀色汽車引擎蓋的亮度是6,000尼特、陽光下一朵小黃花的最高亮度是14,700尼特、屋簷陰暗處台階亮度為185尼特、陽光照射下的柏油路面則為2,100尼特。但先前沒有Dolby Vision時,家用電視畫面的峰值亮度,就只有約100尼特而已,想想看要將真實世界裡將近15,000尼特的亮度範圍壓縮到100尼特以內顯示,電視所呈現的影像會與真實世界的視覺感受有多大的差異!這就是Dolby實驗室要推廣Dolby Vision的緣由。



前面提到作為4K UHD BD的HDR標準之HDR10,它目前所使用的是「靜態HDR」(Static HDR)處理(日後有可能改良為「動態HDR」方式),這是什麼意思?我們知道,一部電影通常會有明亮與黑暗的各種場景,「靜態HDR」是整部電影都施以同樣的處理,是在各種不同明暗場景所取得的折衷數值,其結果就是無法讓不同明暗場景都有最好的HDR效果,這是當前某些4K UHD BD的HDR效果不盡理想的原因。



反觀Dolby Vision所使用的「動態HDR」處理,它可針對電影裡每個不同明暗的場景、甚至是每一格畫面都做最佳化的HDR處理,讓每個場景畫面都呈現最理想的景深、細節、亮度、反差及更廣的色域表現,再加上Dolby Vision更高的4,000尼特亮度與12bit的更高色彩深度,自然就有更好的HDR效果與影像表現。



前面提到,Dolby Vision必須在「播放端」及「顯示端」器材都植入專屬處理晶片,才能得到Dolby Vision的HDR效果。換句話說,光是華納、環球及獅門等影業公司推出Dolby Vision HDR 4K UHD BD,倘若4K UHD BD播放機及顯示器材沒有Dolby Vision對應,仍然無法欣賞到Dolby Vision HDR效果之影像。在4K UHD BD播放機部分,本站給予最佳推薦及2016年度風雲器材的OPPO UDP-203是全球第一部搭載Dolby Vision晶片者,也將在稍後提供韌體升級對應Dolby Vision(本站超深入器評請見這裡),其他品牌也將陸續推出Dolby Vision對應機種。至於在電視與投影機部分,支援Dolby Vision的電視機型已有不少,但截至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部家庭劇院投影機對應Dolby Vision(包括售價新台幣百萬元以上的Sony VPL-VW5000ESJVC DLA-Z1在內);不過,就目前所查到的資訊顯示,由於HDR10是4K UHD BD規範裡的HDR基準,未來就算播放Dolby Vision HDR 4K UHD BD時系統不支援Dolby Vision,應該至少還是會以HDR10顯示,不至於降到沒有HDR的SDR的影像水準。


嗯,華納、環球及獅門影業已表示即將推出Dolby Vision HDR 4K UHD BD,那麼會有哪些電影呢?雖然在電影院上映時沒有Dolby Vision影像的電影,在發行4K UHD BD時也可以加上Dolby Vision後製處理,但還是以原本在上映時就有Dolby Vision的影片會更方便簡易吧?在Dolby Cinema電影院所推出的第一部Dolby Vision是2015年5月上映的《Tomorrow Land》(明日世界),由Dolby官方網站為Dolby Vision及Dolby Atmos電影所整理的專屬頁面(請見這裡),截至今年8月中旬總計將有約70部電影上映時會有Dolby Vision影像(同時也有Dolby Atmos音效),其中由華納、環球及獅門影業製作或發行者共22部(其他分屬迪士尼、二十世紀福斯與索尼影業等),這也是在今年年底之前最可能推出搭載Dolby Vision HDR的4K UHD BD電影,整理在下方給各位參考(依據電影上映日期排列,越新者在越上面)。

           (1)《The Fate of the Furious》(玩命關頭8),環球
            (2)《Power Rangers》(金剛戰士),獅門
            (3)《The Great Wall》(長城),環球
            (4)《Fifty Shades Darker》(格雷的五十道陰影:束縛),環球
            (5)《The Lego Batman Movie》(樂高蝙蝠俠電影),華納
            (6)《Live By Night》(夜行人生),華納
            (7)《Sing》(歡樂好聲音),環球
            (8)《La La Land》(樂來越愛你),獅門
            (9)《Fantastic Beasts and Where to Find Them》(怪獸與牠們的產地),華納
            (10)《Deepwater Horizon》(怒火地平線),獅門
            (11)《Kubo and the Two Strings》(酷寶:魔弦傳說),環球
            (12)《Suicide Squad》(自殺突擊隊),華納
            (13)《The Legend of Tarzan》(泰山傳奇),華納
            (14)《Now You See Me 2》(出神入化2),獅門
            (15)《Warcraft》(魔獸:崛起),環球
            (16)《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華納
            (17)《The Divergent Series: Allegiant》(分歧者3:赤誠者),獅門
            (18)《In the Heart of the Sea》(白鯨傳奇:怒海之心),華納
            (19)《The Hunger Games: Mockingjay—Part 2》(飢餓遊戲:自由幻夢 終結戰),獅門
            (20)《Pan》(潘恩:航向夢幻島),華納
            (21)《Everest》(聖母峰),環球
            (22)《San Andreas》(加州大地震),華納

         

更多相關的豐富參考資訊,請點擊參閱:

發表於 2017-1-10 14:49:35 | 顯示全部樓層
OPPO UDP-203官方說2017年中更新Dolby Vision

Sony VPL-VW550ES, VPL-VW5000ES 與 JVC DLA-X770R, DLA-Z1 全部都不支援Dolby Vision.
那不就是還沒買就要準備淘汰了,真慘!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7-1-10 16:17:48 | 顯示全部樓層
雖然有部分是在介紹OPPO UDP-203這部很好的播放機。

Mori對於Dolby Vision的說明,讓在下收穫良多。

謝謝你的分享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7-1-10 16:54:32 | 顯示全部樓層
規格永遠追不完,苦的還是消費者呢~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7-1-11 08:52:11 | 顯示全部樓層
t0884401 發表於 2017-1-10 14:49
OPPO UDP-203官方說2017年中更新Dolby Vision

Sony VPL-VW550ES, VPL-VW5000ES 與 JVC DLA-X770R, DLA-Z1  ...

投影機部分不是還可以對應到HDR10嗎?並沒有淘汰吧
所謂淘汰,應該是HDMI1.4跟HDMI2.0照樣無法播放4K UHD BD之類的,才算是吧?
況且新世代的規格還有很遙遠的路要走,倒也不用急著下定論才是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7-1-11 09:57:25 | 顯示全部樓層
4000 nits ?
市面上超過1000真的不多,更何況要4000, 倘若再加上OLED,這個硬體成本不得了
雖然說未來甚麼都有可能...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7-1-11 13:26:15 | 顯示全部樓層
個人對HDR結果不是很滿意,而Dolby Vision沒看過暫時不予置評,理論跟實際是二碼事.

UHD片的環太平洋及瘋狂麥斯,....等等,其HDR訊號都是最高亮度: 4000nits,最低 ,最低亮度: 0.005nits ,真的是活見鬼了, 是要用投影機投24吋嗎?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7-1-11 15:30:22 | 顯示全部樓層
t0884401 發表於 2017-1-11 13:26
個人對HDR結果不是很滿意,而Dolby Vision沒看過暫時不予置評,理論跟實際是二碼事.

UHD片的環太平洋及瘋狂 ...

這個...T大,你提到的亮度標準,是液晶電視機的標準,投影機似乎不適用吧?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7-1-11 16:05:15 | 顯示全部樓層
mason huang 發表於 2017-1-11 15:30
這個...T大,你提到的亮度標準,是液晶電視機的標準,投影機似乎不適用吧?

您說說看那台TV有4000nits. 那打對折2000nits就好.那一台有

規格不支援本來就連參賽權都沒有.Dolby Vision在TV上早就有了,也不知道這些真假4K投影機.搞到現在還缺東缺西

當然你要自我催眠說沒有Dolby Vision還有HDR可用,那我沒話說.
沒有Atmos還有DD True可用,沒有DD True還有DD可用,沒有DD 還有pcm可用,所有全都不會淘汰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7-1-11 16:13:4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mason huang 於 2017-1-11 16:37 編輯
t0884401 發表於 2017-1-11 16:05
您說說看那台TV有4000nits. 那打對折2000nits就好.那一台有

規格不支援本來就連參賽權都沒有.Dolby Visi ...

若依照您的標準,4K UHD的Bt.2020全世界有幾台顯示器能達到100%的標準?幾乎都沒參賽權,都是假顯示器,全世界的消費者都是在自我催眠買已經淘汰的產品?你可以不喜歡現在4K投影機沒關係,那是你個人的喜好問題,但是別把電視機亮度的標準套在投影機上,那可是天大的錯誤啊!!規格在此,你自己慢慢看吧!別再把投影機當成電視看囉!https://www.dolby.com/us/en/tech ... ion-white-paper.pdf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7-1-11 21:47:4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Joey452 於 2017-1-11 21:51 編輯

使用DolbyVision技術的DolbyCinema,本身就是使用雙雷射投影來撥放
所以,個人覺得,支援DolbyVision的投影機,只要ToneMapping做得好,層次感肯定出得來

支援HDR10與DolbyVision的顯示設備,一定都會有自己的一套色調映射演算法

支援HDR10與DolbyVision的顯示設備,一定都會有自己的一套色調映射演算法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7-1-12 00:24:32 | 顯示全部樓層
不到1000nits的亮度人眼都覺得太吃力了
4000nets是要用雷射光把眼睛弄瞎嗎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7-1-12 01:05:01 | 顯示全部樓層
t0884401 發表於 2017-1-11 16:05
您說說看那台TV有4000nits. 那打對折2000nits就好.那一台有

規格不支援本來就連參賽權都沒有.Dolby Visi ...

拜讀t0884401的一些回文
不知道前輩家現在用的器材是那些呢?
感覺市售商品在前輩口中都不值一晒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7-1-17 15:36:31 | 顯示全部樓層
一個新的影音規格,光靠發燒友是撐不起來的。

先感謝樓主提供了Dolby Vision的一些專業數據,例如亮度、色彩以及動態與靜態HDR的不同。我個人大概從將近3年前就開始在本站的電影討論評鑑區,引述包括The Hollywood Reporter(THR)在內的國外報導,陸續介紹了杜比視界(Dolby Vision)應用在電影後製、杜比電影院(Dolby Cinema)、好萊塢六大(迪士尼、華納、福斯、環球、Sony/哥倫比亞,以及派拉蒙,這個排名順序是按照去年度在北美戲院收入的市佔率,依據Box Office Mojo的資料)的億萬大製作,以及杜比原本將杜比視界稱為動態再生增強版(Enhanced Dynamic Reproduction,簡稱EDR)、後來又加入了幾家公司的專利技術才變成目前的杜比視界...。後面,我想從其他的角度回應一下杜比視界在UHD BD上的可能未來發展。

我上週已經在本站的電影討論評鑑區,針對Popo0121版主的「迪士尼4K UHD BD 要到2017年底才有望看見?? 」發文,作了一些相關回應,下面是相關網路連結,請先看過我的回應後,再繼續往下讀。

http://www.hd.club.tw/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14195&pid=1845538&fromuid=2265986

接下來,Deadline網站在去年的感恩節剛過,就有一則獨家報導。下面是這則報導的網路連結:

http://deadline.com/2016/12/warner-bros-universal-shortened-windows-premium-vod-box-office-1201863472/

Deadline這則獨家報導其實比較像是一則特稿,因為華納與環球在感恩節前分別作出同樣的宣示,那就是這兩大片廠將與北美的戲院業者協調,提早讓旗下電影進入家庭。目前好萊塢六大的電影差不多是在電影上片約3到4個月後,才會開始發行家庭娛樂產品,但是最近幾年隨選視訊(VOD)、網路串流(stream)...等數位發行(例如在iTune上架)已陸續比實體版本提早半個月。環球與華納高層在感恩節前提到的時程,大約是在上片第三個週末過後開始,如果是週五上片則是第18天(週一)開始、週三上片的則是從第20天(週一)開始,消費者可透過串流或VOD付費觀賞,每一部電影收費大約50美元。

去年初有一項名為Screening Room的提案在好萊塢引進議論,這項提案的內容與華納和環球的宣示其實差不多,Screening Room是讓電影在戲院上映的同時,也可透過Screening Room進入家庭。北美的獨立製片電影,幾年前就已經開始讓戲院與包括iTune在內的線上付費觀賞同步進行。Screening Room在簡報上提到,機上盒大概要150美元,每一部電影也是收費50美元,付費後必須在48小時內看完,根據Variety當時的報導,50美元只能看一次(Individuals briefed on the plan said Screening Room would charge about $150 for access to the set-top box that transmits the movies and charge $50 per view. Consumers have a 48-hour window to view the film.,這是去年3月Variety的報導文字)。Screening Room當時是由Sean Parker帶頭提出,但無論是好萊塢六大或電影院業者、主要是美國戲院業者協會(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heater Owners,NATO),兩方面都不以為然。

Parker曾經是Napster的創辦人,Napster一直被認為是搞垮音樂產業的罪魁禍首。音樂產業在上個世紀原本也有六大(環球、寶麗金、Sony、BMG、華納以及EMI),這六大也與好萊塢六大電影片廠的關係密切,但現在則是只剩下環球(併購了寶麗金)、Sony/BMG,以及華納(併購了EMI)這三大,而整體產值比起90年代少了至少一個零。我在「迪士尼4K UHD BD 要到2017年底才有望看見?? 」的回應提到,電影院觀眾已經在持續減少,所以不需要Screening Room來幫倒忙,畢竟電影院的收入仍然是好萊塢六大電影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但是不到一年就有環球與華納改變心意。根據Deadline這則報導,據說Regal喜滿客(Cinemark)事實上也已經在聽取相關意見,可見北美的電影院人口這個世紀的萎縮幅度真的很大,而好萊塢大片現在其實主要是靠高票價產品(3D、包括IMAX在內的巨幕,以及震動座椅)墊高票房。Regal與喜滿客目前是北美第一與第三大的連鎖戲院業者,在與Carmike的併購案正式過關後,AMC將從北美第二變成第一大連鎖戲院。

華納與環球不到一年之內改變心意,不止是因為環球的母公司Comcast,以及華納也即將與AT&T合併,Comcast以及AT&T都有網路通訊相關事業。Deadline報導提到,這兩大片廠會開始盤算讓旗下電影提早從戲院進入家庭,就是因為電影院觀眾持續減少,希望可以讓那些不去或很少去戲院的觀眾,能夠透過包括網路在內的方式付費看片,兩大也可增加一些收入。對於兩大電影公司來說,這些觀眾就像是未開發市場,而且如果採用類似獨立製片的發行方式,行銷費用也可以減少。好萊塢的億萬大製作目前不僅是製作成本節節上漲,全球行銷費用更是飆得厲害。以變形金剛作例子,2007年的第一集全球行銷費用1.5億美元,2011年的第三集漲到1.75億美元,2014年的第四集已經達到2億美元,這些金額完全不包括電影的製作費用在內,好萊塢六大面對的是同樣一個全球市場,花費不可能差太多。而億萬大製作的全球票房如果沒有超過5億美元,幾乎肯定會賠錢。

華納2015年是大片票房全垮,小片也幾乎全垮。樓主在文末提到的白鯨傳奇:怒海之心潘恩:航向夢幻島都是華納2015年的賠錢億萬大製作,製作成本一億美元出頭的加州大地震,要等到包括家庭娛樂產品以及電視轉播權銷售...等收入進來之後才有機會收支平衡。去年表現雖然好一些,但是製作成本高達1.8億美元的泰山傳奇確定是賠錢貨,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若沒有週邊商品也會賠錢;自殺突擊隊以及怪獸與牠們的產地可以靠票房賺到錢,但是怪獸與牠們的產地顯然不如預期,至少比哈利波特系列的觀眾數少很多。哈利波特系列8部電影之中只有最後一集有3D版本,3種高票價產品齊備的怪獸與牠們的產地,全球票房僅小贏第三集。剛上片的夜行人生,目前看來凶多吉少,口碑與影評不佳讓票房前景出現陰影。環球2015年全球票房一度創下影史新高紀錄(去年被迪士尼超越),去年票房表現出現巨幅落差,幾部億萬大製作都是賠錢貨,其中包括樓主提到的魔獸:崛起長城北美下個月才會上片,但前(錢)景早被環球的女總裁看衰,魔獸:崛起前兩年就被這位女總裁看衰,結果真的是賠錢貨。獅門(Lionsgate)近年的表現都輸給六大,去年的出神入化2北美票房比上集少了5200萬美元,還好中國票房多出近7500萬美元,但中國票房片廠只能拿回25%;去年的2部億萬大製作,怒火地平線最後是賠的鼻青臉腫;分歧者更是荒謬,小說一系列三本打算拍成4集電影,結果第一集票房差強人意,第二集票房下滑,第三集赤誠者更慘,因票房大幅滑落,獅門決定第四集改成電視電影,如此發展前所未聞。順便提一下,同樣是獅門的電影,怒火地平線男主角與導演再度合作的愛國者行動(Patriots Day),北美上週末擴大上映規模,結果票房也是不如預期。

我在「迪士尼4K UHD BD 要到2017年底才有望看見?? 」的回應中提到,除了電影院觀眾連年減少,家庭娛樂的實體產品銷售也是連年下滑。Deadline這則報導中其實還有一段文字:「家庭娛樂(實體)產品從2004年開始減少了約24%,也就是每年損失80億美元(And with home entertainment industry revenues down around 24% since 2004, a loss of about $8 billion annually.)。」所以,家庭娛樂實體產品12年來已經少了近千億美元(約960億美元)營收。Deadline最近幾年都會在年初製作前一年度前20名票房大片的系列專題(2016年的大概會在下個月開始刊登),報導提到的數據就包括每一部片家庭娛樂產品的製作成本,同一部電影的北美加上海外家庭娛樂產品製作成本加起來差不多都超過一億美元。包括串流在內的數位產品雖然成長,但並未能彌補實體產品銷售持續下滑的缺口,但至少數位產品不需要壓片、包裝,以及相對高額的行銷費用。無碟化已經是現在進行式,就算是發燒友們應該已經有很多人改聽數位音樂,所以不需要轉盤。前一陣子Oppo 203的精研集體評測在本站像洗版一樣,我唯一點進去看的只有KOBSS的評測,只是因為KOBSS在標題上提到SACD播放。最近10年的好萊塢電影愈來愈乏味,我的劇院用來聽音樂的時間,最近幾年已經超越看電影。

「這個最新的杜比(影像)規格將會融合HDR以及一些杜比自家擁有專利權、與色彩有關的秘密配方(the newest Dolby format, which combines HDR with some proprietary color secret sauce)」FilmlightBaselightSGOMistikaBlackmagicResolve,以及數年前柯達申請破產期間,杜比趁機買進的一些柯達獨家技術(以及當時名為柯達戲院,後來杜比購入後更名為杜比戲院),想必都是杜比視界的秘密配方。杜比花了不少鈔票買下這些技術,搭載杜比視界的晶片想當然不會太便宜。「Dolby Vision必須在『播放端』及『顯示端』器材都植入專屬處理晶片,才能得到Dolby Vision的HDR效果」,這是樓主的文字,但是我懷疑有多少人在乎、除了發燒友之外,因為觀賞數位版本的人數仍在持續增加,尤其是年輕世代。而且有愈來愈多的人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在看自己喜歡的節目,這些行動裝置的螢幕都很小,2K大概就很足夠,有沒有HDR更是無所謂,用(看)的人大概也不會太在意。所以,有多少人願意花(或花得起)那麼多鈔票買搭載杜比視界的顯示器以及轉盤(OPPO 203也是轉盤吧?!)?一個新的影音規格,光靠發燒友真的撐不起來。

而最近幾年無碟化的數位風也在持續擴大蔓延,北美的有線電視剪線風潮持續,因為愈來愈多人用串流播放自己有興趣的節目,HBO等有線電影都已經陸續進入串流市場。米老鼠之家雖然在去年確立好萊塢一家獨大的地位,但是ESPN卻成為整個集團的隱憂,因為ESPN是有線電視台,迪士尼集團旗下沒有網路串流相關業務,觀眾一直在流失。老美雖然熱愛運動節目,但是棄有線(以及無線)改用串流收看的人愈來愈多,體育節目的傳統獲利模式已經受到很大的挑戰,類似的例子愈來愈多。「迪士尼4K UHD BD 要到2017年底才有望看見?? 」其實還有另外一個觀察面,米老鼠之家執行長Bob Iger的確精明,以往電影是撈錢列車的火車頭,家庭娛樂產品是其中一節車廂,但是現在的排名在後面,除了電影之外,週邊商品、全球電視轉播權、主題樂園都比家庭娛樂產品賺錢。所以,原力覺醒正式上片前半年,週邊商品已經開賣,上片的同時美國的兩個迪士尼樂園推出星際大戰主題園區,Marvel的主題園區也在香港迪士尼登場。家庭娛樂產品的獲利能力如果持續下滑,我猜米老鼠之家的大片有可能最後乾脆放棄發行UHD BD。一個新的影音規格,光靠發燒友真的撐不起來。

評分

參與人數 1名聲 +50 精幣 +50 收起 理由
Mori + 50 + 5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7-1-18 17:48:3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JLY 於 2017-1-18 17:49 編輯

現在的電影都把重心放在電腦合成上 ,

可以說窮得只剩下電腦合成跟音效 ,

電影本身的收藏價值少了很多 ,

相對來說想收藏4k藍光的人會更少 ,

頂多就是2k藍光租回來或網路上拉下來看看就算了 !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熱門推薦

帶動4K經濟就是要靠這一味,韓國4K UHD頻道強力放送(下載-少女時代L.A演出現場)
帶動4K經濟就是要靠這一味
目前韓國已經擁有5個UHD超高清頻道,分別是:UMAX, CJ E&M
丹爸影音實驗室之中置揚聲器「遊記」
丹爸影音實驗室之中置揚聲
丹爸影音實驗室之中置揚聲器「遊記」 前言 幾乎所有玩劇院的
(KK 700 Pro開箱聆聽感想) 小空間,大規格,低聲量,高細節
(KK 700 Pro開箱聆聽感想)
(KK 700 Pro開箱聆聽感想) 小空間,大規格,低聲量,高細節 一切
《創:光速》主題風暴家庭劇院,達到最佳性能表現
《創:光速》主題風暴家庭
《創:光速》主題風暴家庭劇院,達到最佳性能表現全文譯自:Stor
身歷其境的聲音-StormAudio ISR Fusion 20 環繞綜合擴大機器評
身歷其境的聲音-StormAud
身歷其境的聲音-StormAudio ISR Fusion 20 環繞綜合擴大機器評

聯絡我們| 問題反映| 小黑屋| 手機版| Archiver|  本網站特別聘請 蔡家豪律師 為本站法律顧問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