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12-12-13 15:27:5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pie1394 於 2012-12-13 15:54 編輯
就算是 Pioneer KURO 或是 Panasonic NeoPlasma 對付動態影像的點時, 也是有改變顏色顯示的驅動模式...
據我所知, 兩家的做法不太一樣...
PDP 一般顯示是積分法, 一個畫面分幾段時間點不點亮畫素來累積出設定的色彩亮度...
NeoPlasma 面板在今年的 VT50 / GT50 機種, 是 12 段積分法的時間內, 每一段除了不亮 & 全亮之外, 還多出 0.5 倍亮度的選擇, 所以每一段時間有三種不同的變化可以選... 每張畫面時間內的點, 可以組合出更多的亮度色階...
以這個設計, 一般來說, 普通亮度到高亮度的色階, 可能儘量用 50% 亮度共 12 段去組合出來...
但遇到某些點會產生較大的亮度變化時, 就可以改變驅動模式, 用 100% 更少段去組合出相同亮度, 然後就會有好幾段等同插黑效果, 直接消除人眼視覺暫留 & 眼球追蹤的特性...
KURO 面板遇到動態畫面時, 則是將這類顏色變化很大的點, 將能量集中在第 1 段時間內, 讓螢光體可以發出多種亮度的變化... 其他段的時間, 則是不發光, 拉出更長的插黑時間...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