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中日被比下去…亞洲第一 印度上火星
印度的火星探測器「火星飛船」(Mangalyaan),去年十一月五日由極地衛星發射火箭(PSLV)搭載,在印度東部外海斯里赫里戈達島發射升空。歷經十個多月飛行,印度時間廿四日上午七點卅分(台灣時間廿四日上午十點),探測器發動機開始點火,廿四分鐘後順利推進環繞火星軌道。未來探測器將在橢圓形軌道上運行,至少執行六個月的探測任務。隨著任務成功,印度和美國、俄羅斯及歐洲太空總署並駕齊驅,成為「火星俱樂部」一員。華爾街日報以「人類的一小步,印度的一大步」標題,形容印度一舉成功的火星任務。印度總理莫迪到邦加羅爾近郊的監控中心,見證探測器成功進入軌道的過程。他在電視同步轉播中說:「今天我們創造了歷史,我們敢於探索未知領域,也達成了近乎不可能的任務。我們跨越了人類版圖與想像的疆界,駕著太空船航向鮮有人知的地帶。」印度全國興奮不已,一名女童坎納備受鼓舞,長大後想當科學家或太空人。探測火星失敗率很高,前蘇聯曾連續失敗九次,一九七一年第十次發射的「火星二號」才首度進入火星軌道,美國首度探測火星的水手三號也是受挫,歐洲二○○三年首度發射「火星快車號」雖進入軌道,搭載的小獵犬二號登陸器釋出後卻失聯。日本於一九九八年七月發射火箭,但二○○三年十二月探測器進入火星軌道時失敗。大陸於二○一一年十一月將「螢火一號」探測器搭載於俄國火箭發射,但變換軌道失敗。美國太空總署探索火星大氣層的MAVEN探測器早一步於廿一日進入火星軌道,但花費高達六點七一億美元(約台幣兩百億元),是印度的九倍以上。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教授賈庫說:「對內,這項成功能增進印度民眾士氣,顯示該國在經濟上和科技上有長足進步,更快速地朝已開發國家邁進。對外,印度能抬頭挺胸昭告世人,這麼複雜的任務他們辦到了。」
http://udn.com/NEWS/WORLD/WORS3/8958115.s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