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10-6-5 22:31:4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skyforce 於 2010-6-5 22:44 編輯
討論到現在,我所看到的是還是有人把廣播標準跟喜好標準搞在一起。我舉個比較簡單的例子說明一下可能會比較清楚,重點根本不是廣播標準用D65或D93,而是製作者是在那一種平台標準後製他的作品。假設某導演的作品A, ...
r88522726 發表於 2010-6-5 13:22 
同意真平兄的說法.
透過"色適應公式"的預測, 是可以把D65的content轉換到D93的, 並且讓兩者在D65 or D93下看起來一致.
問題在於, 色適應公式的轉換是假設人眼對任何白點都是100%適應的.
但是這點並不永遠成立.
舊圖重貼:
人眼對於D93並非不能完全適應, 但是要看亮度. 這張圖沒有畫出9300k的線, 所以暫時用9800k的來解釋.
水平軸是適應的亮度, 垂直軸是人眼認為是真正純白的色溫.
若9800k畫出來的線交在垂直軸9800k, 那就是完全適應, 把9800k當作是100%的白了.
從上圖幾乎可以看到9800k要完全適應幾乎要在水平軸3.0之後.
因為水平軸開過log, 所以3.0是1000nits的意思.
此外....水平軸是指適應亮度(Adapting luminance), 適應亮度並不是指白點的亮度.
因為灰界理論(灰界理論假設人眼所看到的東西, 其平均亮度會是白點的18%), 所以會假設適應亮度會是白點的18%,
以此反推, 適應亮度1000nits, 白點亮度相當於5556nits....哪一台電視可以破1000nits就偷笑了....
若這張圖太難懂, 換這一張:
其實這張圖要表達的跟上圖是一樣的, 只是這張圖的描述方式會比較好理解.
實心圓點是光源的色溫, 虛線拉出來點是該光源色溫下, 人眼感知的純白白點色度座標.
可以看到兩種亮度35跟70nits下...都對7000k以上的色溫是不可能完全適應的(若完全適應點幾乎不會動)
適應亮度70nits換算一下, 白點要400nits, 電視有可能, 投影機應該比較難啦...
電視設定D93會感覺畫質比較好, 個人主要有兩點
1. 若沒刻意設定的情況下, D93的亮度絕對比 D65高的, 比較亮眼當然感覺畫質較好. 也因此 D93的會感覺比較白, 因為比較亮.
2. 就算兩者亮度刻意設定一樣, D93確實會比較清爽, 偏藍的色溫的確會讓畫面比較亮眼, 我也不否認亞洲人的確比較偏好高色溫.
上面兩圖來自於同一篇論文
Factors of Incomplete Adaptation for Color Reproduction Considering Subjective White Point Shift for Varying Illuminant
刻意挑了篇韓國人寫的, 我想應該就不會有人種差異的問題了吧~
還是說韓國人種適應D65...但日本人是11000k?
btw.....我相信沒有規範會寫到11000k...那是黑白CRT時代的色溫, 若有, 請提出.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