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14-7-14 18:08:4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BEARWUALADA 於 2014-7-14 19:16 編輯
AV端子一條線要傳Y(亮度)和彩度(混合UV),理論上頻寬會最小或是最慢,但以線材不要太差來看(線材好壞是有關係的,類比訊號會衰減失真喔!!),其實上面能載的資料量要發揮跟HDMI同等的能力是絕對夠的,因為它是類比的,所以只要產生類比訊號的東西夠厲害夠真實,那麼AV端子的類比資料已經是人眼極限,重點會在類比轉成數位這邊的取樣率夠不夠高才是重點(decoder和DSP等IC群組),如果不能支援那麼高的取樣率或解析度,都是白搭
如同板主所述 AV / S-Video / Component 都是類比訊號,NTSC/PAL 是算 掃描線,
NTSC=525條線/60(每秒60張) , PAL=625/50FPS,看似有被限制住,
但是以目前市面能買到的Camera 960H,800條TVL和960H,600TVL來比較,實際比較後,800條的影像還是會比600條來的好(前提是decoder和DSP要能支援這樣的性能)
所以不需再拘泥於AV端子能支援怎樣的解析度,因為解析度跟AV端子實在沒有太大關係,重點是產生AV端子上資料的東西到底強不強(雖然還是會受限於NTSC/PAL/或是少見的俄羅斯的塞康等廣電標準),接收AV端子資料量的這一頭到底是走什介面,怎麼走到顯示器上讓我們看到才是重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