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2011-07-06 工商時報 【本報訊】
一向強調獨立行事,而被外界批評既不與政府整體施政同一步調,也少與業者溝通聯繫共同促進相關產業發展的行政院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主任委員蘇蘅最近在行政院會報告台灣無線電視訊號確定將於明年6月全面數位化。而在無線電視全面數位化,關閉原有的類比頻道後,空出來的頻譜,外界原預期NCC將一次釋放出5張新數位電視執照,但蘇主委卻在會中表示,研議中的第二階段無線電視執照釋照開放,是否一次釋出5張執照,NCC正在評估中。她強調,未來須考慮電視市場的胃納量,要有足夠的廣告量才能生存,因此NCC對於釋照張數目前並無定論。
蘇主委的這一番談話,堪稱是NCC成立以來,最值得稱道肯定的政策走向。一方面根據報導,NCC之所以對下階段數位無線電視的釋照採取更具彈性的評估對策,乃是因為行政院高層事前曾指示NCC應通盤檢討,千萬別重蹈WiMAX產業的覆轍,一口氣開放過多的執照,反而讓相關業者在市場規模有限下因過度競爭而陷入營運困境,最後反而不利於整體產業質量的提升。
而除了WiMAX的前車之鑑之外,回顧過去20年政府在解除戒嚴邁入改革開放年代,面對外界的期求,草率推出既缺乏市場評估又沒有相關配套的所謂開放政策,包括廣播電台、有線與衛星電視、銀行、證券行,甚至大學的增設或升格,一波波的開放潮流,最後的結局往往使得相關業者面對過度競爭,既不足以提升相關產業的整體營運規模和競爭能力,更有不少因難以為繼,不只製造社會問題,甚至是留下爛攤子要政府來收拾善後。
因而在總結過往盲目一窩蜂開放政策的偏差和後遺症之後,行政院高層善意提醒NCC在執行下階段的無線電視釋照作業時,應該審慎為之,而NCC也不再堅持本身是獨立機關,而能從善如流的研擬更具彈性的釋照策略,自然是一種更為負責的做法。從而包括行政院與NCC,能夠著眼全局,展現行政一體與相互尊重的施政風貌,的確令人刮目相看。
蘇主委的談話,更值得一提的是,NCC除了記取過去行政體系不當開放政策的經驗教訓之外,她更強調到底要釋出多少張執照,必須考慮電視市場的胃納量,是否有足夠的廣告量可以維繫。NCC過去被電信和傳播業者詬病只會對內容管東管西,卻鮮少輔導協助相關產業的發展,能夠在今天無國界的網路時代具備更強的國際競爭力。也就是NCC這種近乎不食人間煙火的行事風格,甚至讓美國商會在內的相關團體屢生怨言,謔稱NCC已成為「不與外界溝通的委員會」。
然而,外界對NCC的這種刻板印象,經過蘇主委的這一番談話,顯然應該要改觀了。沒有錯,迎接數位化時代的來臨,無線電視所佔用的頻寬被壓縮,意謂著可以釋放出更多的數位無線電視頻道,而有線電視台的數目,在傳媒科技的不斷創新下,技術上其實是可以無限的增加。如果依循自由開放的政策原則,只要有心投入電視內容產業的業者能夠符合申設的條件門檻,NCC大可來者不拒,不論是透過無線電視執照的拍賣來增加國庫收入,或者在有線電視只要符合門檻要件就予放行,卻完全不去考量這麼多的業者要搶食廣告市場這塊餅,以目前5家無線電視台外加總數逾百的有線和衛星頻道,早已讓業者陷入嚴重的惡性競爭之經營困境中,並連帶使得播報的節目內容品質粗糙濫造廣受非議。因此,總結來看,過去20年來至少在電視傳播這個領域,開放頻道的結果,在百家爭鳴的喧鬧表象後,其實是業者、閱聽眾與政府政策三輸的不堪景象。
NCC基於這樣的認和,願意正視國內電視產業,在數位化以及未來進一步資訊匯流所可能帶來產業型態和產業規模未可知的變局中,政策的制訂不再以消極的開放釋照為已足。除了必需考量過度的開放,是否只會造成業者惡性競爭的亂象,更應考量的是,面對數位化網路資訊匯流的新時代,面對外國業者無國界的競爭壓力,什麼才是我國電視產業真正贏的策略,其指標既包括要提供內需市場有秩序高品質的傳播內容以滿足國人的視訊需求,以及可以力抗跨國媒體的侵門踏戶;當然同時更應該包括如何提升台灣的影視文化創意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進而取得在國際話語權的一席之地。要達到這種內外兼修的境地,自然是任重而道遠。所好的是,NCC在這一次的無線電視釋照決策中,釋放出更前瞻也更務實的政策新思維,我們期待這樣的新思維真的能引領台灣的影視文創產業走向一個新境界。
老實說 我不相信NCC的把關技術有多高明,更不相信其有力挽狂潤的行動力,
與其管制無線電視台的數量,還不如衛星頻道數量來的更需要管制,
不管怎樣希望我的想法不會成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