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10-6-3 01:12:19
|
顯示全部樓層
色彩是很難定義的很精確...但是有些東西並不需要弄的這麼玄學...
1.人眼對D65、D93甚至是10000k等等白點, 是否感受偏黃或是太藍~
環境的影響遠遠大於人種的差異!!!
環境的影響我一時找不到圖例說明.但是人眼基本上會比較針對環境作適應.
(因為環境佔的視野較大, 你就算看100吋的電視...也佔不到整個視野的1/3)
當你環境光(簡單的說就是室內照明)比螢幕藍的時候, 當然會覺得螢幕偏黃.
反過來環境光比螢幕黃的時候, 螢幕當然覺得藍啦~
而色溫與偏藍或偏黃的感受本身就不是線性的..這個我再想辦法生圖說明~
所以若以6500k為基準, 5500k偏黃的程度與7500k偏藍程度, 本身就不一樣.
歐美用6500k當放映色溫, 很大的可能是他們客廳比較習慣採用昏黃的鎢絲或鹵素照明(或者替代的省電燈泡). 相較之下6500k就已經夠白了~
但是我們台灣常用日光燈作照明, 色溫很多在7000k以上, 6500k的螢幕一定會感覺不夠白.
因為研究需求, 我測試過一些市面上的日光燈光譜, 至少都在7000k以上, 越新的越偏藍(螢光粉老化後色溫會衰退), 高達8000k的也不是沒有.
2.白點的亮度也會影響到你判斷這個白夠不夠白的因素之一
底下這圖,橫軸是不同亮度, 垂直軸是白點的色溫.
若白點的色溫在當下亮度下, 沒辦法跟線相交, 你就會覺得這個白點不是太藍就是太黃~
至於放送色溫設定較高會讓對比更為明顯, 我認為是蠻合理的.
但絕對跟人種與色彩平衡沒有關係.....
儀器也無法判定一個顏色是否對人而言是不是純正的白~
因為儀器沒辦法考慮到外在環境光的因素, 絕對不是儀器沒考慮到人種差別這樣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