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len1978
收起左側

[分享] [文章翻譯] HiVi CAST 手冊 課7 (色溫調整)

[複製連結]

發表於 2010-6-8 14:38:1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noroi 於 2010-6-8 14:39 編輯
這篇文章寫的太好了,針對D93與D65的情況、歷史及說明等都很精彩。
相信網站上很多大大都已經讀過。

小弟是第一次讀,其他人想了解的也可參考看看:

显示设备色彩管理专题:D65你不知道的正确彩色世界 ...
len1978 發表於 2010-6-3 13:40


這篇文章後面有一段話 勾起我的好奇心.
色溫.jpg

找時間回去看一下我的投影機設6500k 的時候白色字會偏黃, 看黑白片變泛黃片是不是就是RGB 本身設定問題引起的~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6-8 16:55:38 | 顯示全部樓層
如果自己的顯示機材能這樣玩的話,那還真的得準備打電話去開發會社那邊@#%&*一下了。
因為這代表此機的色溫控管極有問題!
在高輝度與低輝度的時候,根本就嚴重不一致@@
搞不好,看亮景畫面是D93,暗景是D65哩(此 ...
SAORI 發表於 2010-6-8 11:18


如果以液晶來講...老實說高低灰階不一致這是常有的事情, 但是若有刻意調整, 是可以讓灰階達到一致, 但這又會犧牲其他特性.
液晶低灰階色溫天生就會偏高. 若要拉到一致, 一定要犧牲對比.

btw...就算色溫完全一致沒有問題, 因為人眼色適應會by亮度的關係.
此現象還是會存在的.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6-8 16:59:47 | 顯示全部樓層
這篇文章後面有一段話 勾起我的好奇心.
116918

找時間回去看一下我的投影機設6500k 的時候白色字會偏黃, 看黑白片變泛黃片是不是就是RGB 本身設定問題引起的~ ...
noroi 發表於 2010-6-8 14:38


個人也蠻同意這樣的現象.
儘管很多螢幕投影機當RGB座標與白點符合D65時, 不見得整個影像呈現就完全符合HDTV的色彩規範.

市面上到很少軟體可以量測大量的中間色色塊, 若各位有興趣, 我可以把手邊的程式組合一下, 大家可以比較一下各家機子的準確度如何.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6-8 18:33:5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len1978 於 2010-6-8 19:17 編輯
如果自己的顯示機材能這樣玩的話,那還真的得準備打電話去開發会社那邊@#%&*一下了。
因為這代表此機的色溫控管極有問題!
在高輝度與低輝度的時候,根本就嚴重不一致@@
搞不好,看亮景畫面是D93,暗景是D65哩(此 ...
SAORI 發表於 2010-6-8 11:18


小弟到家後試了一下,切換顯示器暖、冷、使用者設定這三個色溫設定。
使用者這個設定應該是接近9300K,切換到這個設定時WINDOWS工具列非白色的顏色表現是明顯色調不同。這個色調跟小弟在公司使用的電腦色調一樣的感覺,同時輝度也有提高一點點(感受的出來)。冷色溫則是第三種色調,但沒有明顯輝度提高的感覺(還暗下去一些)。

這樣就很清楚了,高低色溫是可以適應的
暖色溫的色調小弟已經看習慣了(白色畫面很白),不會有偏不偏的問題。
但看慣9300K色溫畫面印象深入腦海的人來看我的畫面,或是兩台擺在一起看,就會看的出差異。

而調整畫面背光會造成白色畫面偏黃的原因,一是如版主所說機器太爛,調背光也造成機器的色彩控制出包,一是skyforce大大所說的色適應情況。

註:既然已經看習慣了,下次小弟還是會想選擇接近6500K的色溫設定吧。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6-9 04:29:15 | 顯示全部樓層
小弟個人覺得螢幕機種本身內部設定也有關係

個人用的是先鋒50寸的電漿,日系機種我調成65k看電影怎麼看就是覺得黃的要命

還是93k比較適合,在視覺上白雲真的是白的而不是黃的,其他的顏色也比較正常沒有色偏的問題

所以我認同SAORI兄的說法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6-9 07:01:27 | 顯示全部樓層
小弟個人覺得螢幕機種本身內部設定也有關係

個人用的是先鋒50寸的電漿,日系機種我調成65k看電影怎麼看就是覺得黃的要命

還是93k比較適合,在視覺上白雲真的是白的而不是黃的,其他的顏色也比較正常沒有色偏的問題

...
chinlumg 發表於 2010-6-9 04:29


小弟昨晚在看片,中途試著切換9300K跟6500K的畫面作比較,結果就像之前光大說過的情況一樣。6500K看久了切換到9300K的畫面,結果就是畫面偏藍。

小弟以前也不喜歡使用暖色溫,總覺得那個色調是偏黃的、不習慣我的眼睛的。

小弟昨天寫心得時,因為切換色溫後才確認我的畫面設定是接近6500K。
但我的大腦還會出現「6500K畫面=偏黃」的印象,會突然有覺得畫面色調表現是不是跟我印象中的畫面不同=.=  (這也許跟心理學有關吧)
後來就不想那麼多了,看片比較重要。

實際嘗試以後(小弟是關小燈或關燈看,讓畫面對比感表現出來),習慣了這種色調,看片的感覺是更有陽光感,膚色漂亮,畫面協調性也更好。尤其看某片有一大堆戶外陽光場景的日劇,影片裡的景色、人物膚色表現出來的真實感....小弟實在無法形容,那是以前看片感受不到的。(小弟知道以後換機要追求什麼樣的畫面感覺了..)

但這個心得有附帶前提,小弟有依照各位前輩提供的資訊作過顯示器的基礎校正(電腦附帶的色溫校正模式是以6500K來作調整),並且關燈欣賞。跟以前什麼設定都不動開著燈單純看片的情況是不一樣的。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6-9 11:48:5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麥克 於 2010-6-9 11:54 編輯

善加利用電視內的色溫設定選項, 看來是一個值得推廣的基本知識, 我現在看公視HI-HD, DVD與藍光影片時, 就會將色溫調低, 以求取正確的影片感覺.

但是切換到 BS衛星看日本人的節目時, 又會習慣性的將色溫調高一些, 這.....滿麻煩的, 設定儲存竟然沒有色溫這一項, 不人性化....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6-9 12:30:5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麥克 於 2010-6-9 12:46 編輯

就如同我先前所提到的, 在工程界, 我們不否定人的觀賞嗜好差異, 所以電視與Monitor這種工業產品, 向使用者妥協後的結果就是設定不同的色溫選項, 開放由使用者自行依據喜好調整.

但是用-符合黃種亞洲人的口味-這樣的說法......是否太過武斷, 會讓部份觀看這一篇討論的人產生疑慮, 懷疑自己不是黃種人?! 建議修改成符合日本地區多數人(因為被日本的電視台強制訓練眼睛了)或是自己喜好的口味是否較為妥適?

知名導演是藝術家, 藝術家是不宜用規格去框住的, 所以藝術家的建議雖然是很有參考價值, 但是不同的藝術家的建議, 往往是南轅北轍, 各說各話. 對工程界而言, 我們制作產品時, 還是會去遵循國際通用的工業標準, 另外再開放選項空間給藝術家發揮的....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6-9 12:39:35 | 顯示全部樓層
D65 or D93 ==> 要不要來辦個"公投" 啊?? (輕鬆一下吧....)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6-9 12:56:06 | 顯示全部樓層
(因為被日本的電視台強制訓練眼睛了)

麥克 發表於 2010-6-9 12:30



這個我有個疑問~ 是日本大多數人愛看高色溫電視台才符合民情放送高色溫, 還是電視台先故意放送高色溫強制民眾接受高色溫?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6-9 13:04:16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國的彩色電視廣播發展較晚, 受到鄰近先進國家的習慣影響, 不足為奇. 其實連台灣都是如此, 不是嗎?

也許未來的某個時候, 中國或日本在國際規格制定的總合影響力超過西方國家, 拍攝的影片可以在全世界暢銷, 可以硬是將影音規格國際通行規範改成他們說了算, 讓老外來討論這個問題, 當這一天來到時, 我想顯示器產業工程界當然也是很樂意配合的.

目前.....同志仍需努力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6-9 13:09:2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麥克 於 2010-6-9 13:17 編輯

146# noroi

這確實是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好問題, 我只能說, 台灣人以前製造的CRT電視, 多半都師承日本技師, 所以受日本業界影響很深....但隨著台灣開始接全球顯示器代工的訂單後, 日本老技師的非高色溫不可的觀念, 也逐漸在台灣的工程界瓦解中.

日本工程界的特性就是不斷的與本國的競爭者相互比較, 用與眾不同的特點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 亮麗的色彩, 炫亮的白色確實是一個好的賣點....只要有競爭者開了頭, 那什麼國際規範都不重要了, 長期下來, 結果就不令人意外......

日本的工業廣播規格, 從來就不吃外國原創者那一套, 一定要改成日本人認為好的才滿意, DVB-T變成 ISDBT就是一例, 例子太多了....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6-9 13:15:46 | 顯示全部樓層
據SAORI版主之前的說法是日本放送協會有先經過對日本觀眾的調查

而不是電視台先故意放送高色溫去強制民眾接受高色溫

而且日本電視台放送的色溫有越來高的趨勢
最新資料都在11000K前後

借用SAORI版主提供得資料: ...
阿平 發表於 2010-6-9 13:06


對啊  這個是比較合理, 哪有可能電視台強制訓練民眾眼睛... 電視台應該覺得很無辜~

而且我覺得不管拍攝標準為何, 放送的時候既然是放送高色溫, 那應該就要用符合的色溫去觀看, 看到的就是正確的顏色, 如果因個人的習慣差異看不慣高色溫 自己再調整自己的螢幕或投影機就好了~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6-9 13:41:0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麥克 於 2010-6-9 13:42 編輯

150# noroi

這又是另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我們只能假設可能是日本的某個電視生產業者開了頭, 其它的業者陸續跟進, 而廣播業者最後認為日本的多數的電視業者都這麼幹了, 日本國民也都看習慣了, 所以我也一起來改....才會弄的從一萬度到一萬八千度都有人弄的亂象.

然後臨近的國家來取經, 又被日本技師諄諄教悔一定要設成高色溫才對, 於是乎又養成一批新的適應民眾.....

但是當日本人開始想把電視回賣到西方國家時.....可能發現自己長年來玩的太兇了, 發明電視的老外不吃這一套, 於是又設計了專賣給老外的低色溫的機種, 開放選擇.....當然常年被日本技師主導的台灣電視工業界, 在擺脫日本技師, 開始自己做老外生意時, 也很快就發現了這一點, 所以國際規範還是要遵守的.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6-9 13:42:44 | 顯示全部樓層
D65 or D93 ==> 要不要來辦個"公投" 啊?? (輕鬆一下吧....)
PatrickCheng 發表於 2010-6-9 12:39


如果要辦公投,我是不反對啦!但議題的設計很重要,
沒必要硬切成兩派,爭個你死我活
多些選項也許更好
例如:
1.非D65不看
2.D65優先考慮
3.不固定,視實際觀賞效果比對後再決定是否切換
4.偏好D93
5.非D93不可
6.沒意見,不清楚其中的差異

若是我,我會選"3"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6-9 13:56:2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tinnlu3 於 2010-6-9 22:05 編輯
如果要辦公投,我是不反對啦!但議題的設計很重要,
沒必要硬切成兩派,爭個你死我活..
Justin Huang 發表於 2010-6-9 13:42


這類問題辦公投恐怕會失之偏頗,像小弟這種還是搞不太清楚家裡電視
跟投影機到底真正的色溫是設在那的(只知道自己機器設在什麼模式比
較ok)也來投票的話,那結果會不會更混亂,這個論壇很專業沒錯,但參與
的人可不見得都像發表見解的專家那麼懂...

也有可能就只有小弟一個搞不懂,大家都很瞭,那當然辦公投是最快可瞭
解這個版上大多數人喜好的好方法..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6-9 14:00:27 | 顯示全部樓層
150# noroi

這又是另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我們只能假設可能是日本的某個電視生產業者開了頭, 其它的業者陸續跟進, 而廣播業者最後認為日本的多數的電視業者都這麼幹了, 日本國民也都看習慣了, 所以我也一起來 ...
麥克 發表於 2010-6-9 13:41


我覺得規範也有時空因素, 以前的膠卷時代和現在的數位時代, 室內的燈光, 過去的CRT 和 現在的 LED ....  以前D65是規範, 但是是否符合現代的情況, 是否需要改變.. 光看日本和中國就知道了~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6-9 14:07:45 | 顯示全部樓層
156# tinnlu3

其實倒是不必辦公投, 還是一句老話, 工程界並不否認個人喜好的差異, 所以已經開放了色溫選項, 各種類型的使用者看的滿意才是我們的目標.

身處工業界, 我們一定是遵守國際規範的, 10000~18000度這種各玩各的怪事.....在我們的眼光下, 是不可思議的. 我想我以前的日本老師傅大概也只能笑笑, 沒有辦法去解釋吧.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6-9 14:09:06 | 顯示全部樓層
反向思考
如果幾年下來日本觀眾看不慣高色溫放送
一定會有不滿的聲音出來
但實際上並沒有
而且各家電視台放送的色溫還在提高中
也就表示高色溫放送是讓日本絕大多數觀眾所接受的 ...
阿平 發表於 2010-6-9 13:28


晚上下班來試一下 我這台電視直接看日本BS 是哪一種色溫, 在公司看了好幾年都不知道自己調哪一個...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6-9 14:34:39 | 顯示全部樓層
158# noroi

某一個地區時空演進的影響, 就是日本的影音產業現狀, 它也帶領著亞洲地區一同受到影響. 但是標準的國際規範仍然是存在的, 目前強勢的國際影壇仍然在使用的. 提出討論的目的, 是希望讓更多的人知道, 這個國際規範並未消失, 整個世界各地現行的無解現狀其背景為何.

在聽完各方表述後, 各位站友也許就會多了些選擇, 做出自己認為最佳的, 最明智的設定即可.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熱門推薦

南臺灣首座Storm Audio風暴EVO AoIP/Starke Sound P 11.6.6.7超級劇院落成!
南臺灣首座Storm Audio風
南臺灣首座Storm Audio風暴EVO AoIP/Starke Sound P 11.6.6.7超
這是C/P值最高的錄音室監聽揚聲器?我推薦:Barefoot Footprint 02!
這是C/P值最高的錄音室監
這是C/P值最高的錄音室監聽揚聲器?我推薦:Barefoot Footprint
桃園Genelec+風暴EVO的相遇(轉載網友蔡先生家訪專文)
桃園Genelec+風暴EVO的相
桃園Genelec+風暴EVO的相遇(轉載網友蔡先生家訪專文) ●器材組
StormAudio風暴多聲道處理器掀起家用數位狂潮 - 台中許醫師MK3 16 + AES/EBU搭Burmester DAC雙系統成軍!
StormAudio風暴多聲道處理
StormAudio風暴多聲道處理器掀起家用數位狂潮 - 台中許醫師MK3 1
採訪亞洲首座217吋MicroLED顯示巨幕,結合風暴32聲道的超頂級私人家庭劇院!
採訪亞洲首座217吋MicroLE
採訪亞洲首座217吋MicroLED顯示巨幕,結合風暴32聲道的超頂級私

聯絡我們| 問題反映| 小黑屋| 手機版| Archiver|  本網站特別聘請 蔡家豪律師 為本站法律顧問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