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11-11-1 23:55:4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jeremypai 於 2011-11-2 02:35 編輯
如果我是樓主, 我會自組儲存伺服器.
主機板選擇 entry 等級的伺服器主版就好, CPU 規格不必太高, 記憶體 2G 以上即可.
買張 16 port 的 RAID 卡 (強烈建議 ARECA), 3 個 3轉5 的硬碟抽取盒 (如 ICY DOCK MB455SPF-B), 9大機殼 (如 NZXT Tempest EVO), 再加上 15 顆 3TB 硬碟
3TB x 15, 做 RAID 5 (如不放心可以做 RAID 5 + Spare 或者 RAID 6)
作業系統我會推薦 Ubuntu Server 版本 10.04 LTS, 如對 Linux 指令不熟可選擇 Ubuntu 桌面版本, 或者 openSUSE, CentOS.
若 RAID 卡不支援 LBA64, 也可以把每個 raid volume 切成 2TB 以下, 然後在 Linux 利用 LVM 結合成一個 volume group, 如此一來就能擁有單一超過 40TB 以上的磁區可利用.
接著就的把原來20多顆硬碟的資料從 windows 傳到設定好的伺服器 (Samba / NFS)
(若是 gigabit 網路環境 + CAT6 網路線, 傳輸 2TB 資料可以在6小時之內)
而原來的20多顆硬碟可以慢慢賣掉
有了這一台儲存伺服器 (強烈建議接台 UPS), 好處是隨時可以從 PC, 影音播放機等等終端裝置存取資料
要找個檔案也不必反覆抽拔及更換硬碟
此為我私人的檔案伺服器規格供您參考:
Intel Pentium D 3.0GHz + Intel SE7230NH1-E Entry Server Board + DDR2 800 2GB x 4
Areca ARC-1130 (12 port, PCI-X) + Hitachi 7K3000 1.5TB x 8 + 7K3000 2TB x 4
NZXT Tempest EVO + ICY DOCK MB454SPF-B x 3 + SilverStone ST50F-P Strider (500W)
Ubuntu Server Edition 10.04 LT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