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3-3-11 14:37:25
|
顯示全部樓層
上週末北美有兩部新片全面上片,其中Dead Man Down的首映票房只有535萬美元,在週末票房排名第四,Box Office Mojo(後面簡稱BOM)的週末票房報導提到,今年目前為止有30部新片在北美上片,其中的16部新片首映票房都不到千萬美元,大概只有Side Effects的最終票房會超過3000萬美元,這也具體說明了今年以來北美電影市場表現低迷的程度。由於北美票房今年以來持續低迷,今年度第一部大製作3D電影傑克:巨人戰紀(Jack the Giant Slayer)北美首映票房垮掉之後,好萊塢都在殷切期盼另外一部同類型的奇幻3D大製作奧茲大帝(Oz The Great And Powerful)能為北美電影市場達到振衰起蔽的效果,Deadline的票房報導內容幾乎只有提到該片,而該片也不負眾望。奧茲大帝首映週末票房8027.8萬美元,在北美不但創下今年以來最高的首映票房,也是影史三月份首映票房的第三高,僅次於去年的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1.525億美元),以及同類型且同由迪士尼出品的魔境夢遊(Alice in Wonderland)。根據The Hollywood Reporter(後面簡稱THR)的報導,該片上週末在海外80%的地區收入只有6990萬美元,雖然榮登上週末海外市場票房冠軍,但與魔境夢遊相比差了一大截,也顯示除了俄國之外(中國尚未上片),3D電影在海外市場的崩盤態勢。
- 奧茲大帝週五在北美3912家戲院上映,其中包括307個IMAX放映廳,週五首映日票房約2411.3萬美元,週六票房大約3304.5萬美元,週日票房預估2312萬美元,首映週末三天票房8027.8萬美元;本片上週末在海外46個地區首映收入6990萬美元,全球目前累計票房1.501億美元。BOM的報導提到,魔境夢遊的首映票房比本片多出45%,而本片週四晚場與午夜場約200萬美元的收入(包括在週五首映日票房內),也只有魔境夢遊(390萬美元)的一半左右。Deadline的報導則提到,週四晚場與午夜場的3D票房佔有率達60%,至於首映週末的3D票房佔有率則有53%,其中包括IMAX的10%、820萬美元,介於去年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的54%,以及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的52%之間,但比魔境夢遊遜色不少。全球票房高達10.242億美元的魔境夢遊(北美3.341億美元,海外6.901億美元),當時搭上了阿凡達(Avatar)掀起的3D搶錢列車的首班車,北美首映週末三天票房高達1.161億美元,根據BOM當時的報導,3D票房佔有率高達70%、超過8000萬美元(包括IMAX 3D的1190萬美元在內),其中3D與IMAX比一般2D版本多收的金額就有約2200萬美元,這樣的3D熱度日後似乎很難再發生。若時代(Time)雜誌影評(後面會提到)的說法正確,本片應該有不少飛出銀幕的3D視覺效果,如同之前本人在女巫獵人(Hansel and Gretel: The Witch Hunters)首映週末提過的,「出屏效果顯然是有助於3D版的票房」,尤其是在3D電影的吸引力與吸金力持續下滑的現在,而女巫獵人北美首映的3D票房佔有率高達66%,本片的53%在對照本片的首映票房來看,算是近一年多以來表現優異的。最近一年多北美首映票房冠軍、票房數字表現好的3D電影,絕大部份的3D票房佔有率都不到50%,去年的幾部動畫大片甚至跌破40%。
至於海外市場方面,Deadline報導特別指出,奧茲王國(Land Of Oz)在文化上的全球熟悉度,無論是過去或是現在都遠不如魔境夢遊(或說是愛麗絲夢遊仙境、也就是該片改編依據)中的Wonderland(the Land Of Oz is not the globally familiar place in literature Wonderland was and is),而目前看來Deadline的警語相當接近事實。本片上週末在海外46個地區上片,根據Deadline與THR的報導指出,這46個地區在海外市場的市佔率80%,收入6990萬美元,包括IMAX 3D的400萬美元,其中俄國(1500萬美元)、英國(570萬美元)、墨西哥(510萬美元)、澳洲(500萬美元)、德國(420萬美元),以及日本(350萬美元)是表現較好的地區。而對於本片的海外首映票房,THR的評語是:「不錯但不夠壯觀(good but not spectacular)」,Deadline則是「不錯但不夠優秀(good but not great)」,尤其是相對於迪士尼上億美元的行銷費用,以及魔境夢遊的海外首映票房來說。魔境夢遊當年在海外49個地區與北美同步上片,首映收入9400萬美元,其中英國(1598.35萬美元)、俄國(1382.34萬美元)、澳洲(942.41萬美元)、墨西哥(762.04萬美元)、德國(705萬美元)都有突出表現,暑假才上片的日本(1403.26萬美元)也有比本片出色的表現。THR的報導提到:「奧茲大帝在亞洲地區(票房)普遍表現疲軟(Oz was generally soft in Asia.,難怪沒有包括南韓在內的亞洲地區票房數字)」,整體而言除了俄國表現比魔境夢遊進步之外,由前述兩組數字的比較可以明顯發現,其他地區的票房表現大幅滑落,3D電影在海外市場除了俄國以及尚未上片的中國以外,票房已經確定在崩盤。
而雖然Deadline週一的獨家報導提到,根據市調(tracking)預估的首映票房可望開出超過8000萬美元的佳績,但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的報導提到,「在推特(Twitter)與臉書(Facebook)盛行的現代,如果搶先(在首映週末)觀賞本片的觀眾不喜歡本片,電影(票房)可能如墜崖般一夜翻盤(in the Twitter and Facebook age, films can fall off a cliff almost overnight if early attendees don't like what they see)」。紐時引述爛蕃茄(Rotten Tomatoes)網站首席評論員(top critic)的說法:「不幸地(本片)缺乏想像力(sadly unimaginative)」、「開演幾分鐘就流產(stillborn from its opening minutes)」,來形容本片的拍攝成績。根據北美戲院的出口民調,本片的觀眾有52%是女性,55%年齡在25歲以上,家庭觀眾僅有41%,青少年觀眾更只有16%,但夫妻檔觀眾有43%,顯然本片對青少年觀眾的吸引力偏弱,尤其是有青少年子女的家庭(可以對照夫妻檔與家庭觀眾的比例)。本片是影史經典名片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1939)的前傳,綠片根據L. Frank Baum於1900年發行的小說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改編,而本片故事則是發生於綠片劇情的25年之前。迪士尼為本片行銷使用了一句宣傳標題:「你所熟悉的(奧茲)王國,你不知道的故事(The land you know, the story you don't)」,看過也喜愛綠片的觀眾當然熟悉奧茲王國,但若這些觀眾不喜歡這個故事,電影票房可能會垮一大半。紐時即指出,本片籠罩在綠野仙蹤的巨大陰影之下(the huge shadow cast by the original "Oz")。
綠野仙蹤究竟有多經典?紐時報導提到,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與強尼戴普(Johnny Depp)先後推掉男主角的邀約,顯然曾兩度演出經典角色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的道尼,以及曾經挑戰經典角色Willy Wonka(功克力冒險工廠)的戴普,都不願(或不敢)挑戰綠片,最後由詹姆斯法蘭柯(James Franco)得到這個角色。BOM的票房預測提到:「綠野仙蹤仍然是美國電影史上最受喜愛的電影之一,而且很難找到沒有看過這部電影的人(That remains one of the most beloved movies in American cinema history, and it's nearly impossible to find someone who hasn't seen it.)。」紐時週日的報導也提到:「沒有電影公司有膽量重拍『綠野仙蹤』,這部備受喜愛的1939年音樂劇被(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列名為史上最多人看過的電影(No movie studio would have the nerve to remake "The Wizard of Oz," the beloved 1939 musical ranked by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as the most-watched film in history.)。」紐時報導也提到迪士尼花了3.25億美元拍攝與行銷,在去年同期的異星戰場:強卡特戰記(John Carter)造成至少2億美元的巨幅虧損後,本片對於迪士尼來說真的「是一場驚人的賭博(It's a breathtaking gamble.)。」本片的拍攝成本,IMDB與BOM的資料都是2億美元,這應該是迪士尼對外宣稱的數字,Variety的報導則是2.15億美元,THR的報導也指稱包括行銷在內超過3億美元。
Deadline報導提到,迪士尼於1950年代買下Baum所寫的13本續集的版權。雖然74年來,綠野仙蹤並沒有太多的重拍或續集推出(電視版本除外),而那些重拍或續集也都遭遇失敗。由當時正當紅的女歌星戴安娜蘿絲(Diana Ross)擔任女主角桃樂絲(Dorothy)、當時仍是黑人的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飾演稻草人(Scarecrow)的新綠野仙蹤(The Wiz,1978),雖然是根據同名的百老匯音樂劇改編,但兩者都仍然是根據Baum的原著改編,只不過將開場的背景由堪薩斯改為紐約,並全部改由黑人演員演出,由Motown唱片與環球共同投資2400萬美元的巨資拍攝,北美票房只有1300萬美元,在爛蕃茄的新鮮度只有29%,觀眾口碑61%也只是普通,而在IMDB的評價只有4.7;迪士尼也拍了一部續集Return to Oz(1985,天魔歷險是網路上查到的片名,不確定是台灣戲院上片時的片名),花了2500萬美元的巨資拍攝,北美票房也只有1113.78萬美元,在爛蕃茄的新鮮度52%,觀眾口碑61%,在IMDB的評價6.6,都只是普通。不過,綠野仙蹤另外一個前傳Wicked,近10年來在百老匯一直都是票房熱門的音樂劇,迪士尼當然想要拍一部前傳。而迪士尼既然擁有13本小說的版權,當然有創作自由。紐時的報導這句話說得好:「但是懷舊題材(其實)很弔詭。有些自由你可以使用,但有些卻不能(用),而其中的界線很模糊(But nostalgic properties are tricky. There are liberties you can take and ones you cannot, producers say, and the lines are blurry.)。」(前面提到兩部電影花費巨資拍攝,以現代的眼光來看或許金額不高,若以1986年推出的異形第二集成本1600萬美元來對照,就可以發現本人所言不虛;新綠野仙蹤不確定在台灣曾經上片,但麥可過世後發行的DVD是使用這個中文片名)
BOM的票房預測提到,本片仍然保留了綠片中的一些標誌性元素(iconic elements),包括在堪薩斯(Kansas)的黑白開場戲、綠色的邪惡女巫、像天使的好女巫、孟曲金矮人,以及翡翠城(Emerald City)。「這部米高梅電影(指綠野仙蹤)以一種特定方式呈現故事,包括裝飾(the embellishments,應是指片中相關美術設計)、創意決定(the creative decisions)-都是迪士尼不能使用的(The MGM film presented the story in a certain way, and it's those things — the embellishments, the creative decisions — that Disney cannot use)」,這是Bonnie Eskenazi告訴紐時記者的說法。Eskenazi是著作權法的主要律師(a leading copyright lawyer),她曾經代表托爾金(J. R. R. Tolkien,魔戒三部曲與哈比人的原著作者)的遺產管理人,打贏與電影公司之間的相關著作權訴訟。紐時的報導並沒有提到Eskenazi是否代表華納,但顯然以她在著作權法訴訟的領導地位,她的說法有相當的權威性,華納就算沒有聘請她,也會自行找人(或律師團)用放大鏡檢視本片的每一格畫面。而由於有這層顧慮,再加上綠野仙蹤在影史的經典地位,本片導演山姆雷米(Sam Raimi)與製作團隊在創作上顯然綁手綁腳,受到不少拘束。而以拍攝恐怖片起家的導演雷米,也為了本片的拍攝角度與迪士尼在創作上拔河,雷米想要把本片拍得比較恐怖(more terror),想當然迪士尼並不想投資大筆鈔票拍攝恐怖片。以下是紐時報導提到的一些綠片中的標誌性元素、是否在本片中出現,以及如何增修:
黃磚道(Yellow Brick Road):
請不要聯想到艾爾頓強(Elton John)於1973年發行的經典專輯Goodbye Yellow Brick Road。黃磚道在綠片中連接了孟曲金國、黑暗森林以及翡翠城,桃樂絲被龍捲風帶到綠野仙境時,首先抵達的孟曲金國,境內的黃磚道是螺旋狀,迪士尼為了顧及版權問題加以更改。而且根據紐時報導,本片中的孟曲金國英文原名是Munchkin Country,在綠片中則是該片自創的Munchkinland。另外,本片中的黃磚道到了黑暗森林(Dark Forest)會隨著情境改變,這是來自導演雷米的想法。
西方邪惡女巫(Wicked Witch of the West):
綠片中由Margaret Hamilton飾演的這個角色,全身都是綠色,而曾獲奧斯卡金像獎(納尼亞傳奇)的Howard Berger為本片的西方邪惡女巫創造一種較陰暗的綠色(a shade of green),他將這種綠色稱為Theostein,這個自創單字是結合了女巫變壞前的名字Theodora,以及科學怪人(Frankenstein)。紐時的報導提到,Theostein的色調讓迪士尼的律師團感到滿意(which satisfied Disney's legal team),大概是他們認為不會引起侵權爭議。
桃樂絲腳上穿的紅寶石色鞋(Ruby Slippers):
紐時提到,本片是前傳(prequel),以女巫的故事為主,桃樂絲當然不會出現,她腳上那雙著名的紅寶石色鞋也不會出現。紐時報導提到,在原著小說中那雙鞋是銀色的,但在1939年好萊塢剛開始邁入彩色電影的時代,為了彰顯(或炫耀)特藝霓虹(Technicolor)的神奇,改為紅寶石色。而這雙標誌性(iconic)的紅寶石色鞋沒有出現在本片,紐時報導提到美國電影學會(American Film Institute,AFI)總裁Bob Gazzale表示:「等一下,通通暫停-(本片中)沒有紅寶石色鞋?迪士尼沒有在預告片中告訴我(Wait, hold everything — there are no ruby slippers? Disney didn't tell me that in the trailer.)。」雖然Gazzale是以玩笑口吻說這句話,但可以想見桃樂絲腳上這雙紅寶石色鞋的經典地位。女主角茱蒂茄倫(Judy Garland)在片中穿的那雙,早就是高價賣出的收藏品,而Harry Winston(經常提供珠寶給女明星出席奧斯卡等頒獎典禮的全球知名珠寶品牌)更曾以真正的紅寶石仿製了一雙,也賣出300萬美元的價位。在綠片中的劇情提到,這雙紅寶石色鞋原本是穿在東方邪惡女巫(Wicked Witch of the East,她與西方邪惡女巫是姊妹)的腳上,這雙鞋卻在作為前傳的本片中缺席,顯然迪士尼方面非常害怕引來侵權官司。
Munchkins(孟曲金矮人,這是華納版DVD的字幕,不確定本片的中文字幕會使用什麼名字):
紐時報導提到本片中大概有40個不同種族的矮人(包括非裔美國人與亞洲人在內),比綠片中的種族要更多樣化,但仍然有奇特的髮型,不過迪士尼的律師建議拒絕了其中至少一種造型,因為與綠野仙蹤中的造型太相似,迪士尼後來在後製時用電腦調整(It was tweaked in postproduction using computers.)。我猜,孟曲金矮人這個部份,迪士尼的律師團(一個律師絕對不夠)大概花了不少功夫比對,因為綠片中出現的孟曲金矮人數量應該更多,而且不但在片中大概出現了近20分鐘左右,還有不少歌舞場面,比對起來應該相當累人。而從迪士尼公佈的劇照看來,本片中的孟曲金矮人應該是找小孩子來飾演,與綠片中的方式明顯不同。綠片中出現的至少上百個孟曲金矮人,找來了相當多的成年人(侏儒,我個人非常不太想使用這個有歧視性的字眼)來演出,在銀幕上的效果相當好。
有翅膀會飛的猴子(Winged Monkeys):
西方邪惡女巫的手下,在本片中被改為有獠牙的狒狒,另外還有一個綠片中沒有的新角色Finley,在本片中是較友善的飛猴,穿著侍者的制服與帽子。
美國兩大影劇專業媒體,The Hollywood Reporter對本片的評語標題是:「(男主角)詹姆斯法蘭柯選角錯誤,加上缺乏魅力與幽默(A Miscast James Franco & A Lack Of Charm and Humor」,Variety的評語標題則是:「視覺效果精心製作,但戲劇性薄弱(Visually Elaborate But Dramatically Thin)」,而時代雜誌影評人Richard Corliss在爛蕃茄網站的短評則是:「(本片的)3D效果相當豐富-帽子、獅子、泡沫(好女巫的交通工具)飛出銀幕、進入你(指觀眾)的下襬,但角色卻很少得以暫留觀眾的心中(The 3-D effects are plentiful - hats, lions, and baboons jump off the screen and into your lap - but the characters rarely lodge in the moviegoer's heart.)」,應該充分說明了視覺效果(3D出屏效果)表現出色是本片最大也可能是唯一的優點(或優勢),時代雜誌的評語簡單地說就是視覺炫目,但無法像綠野仙蹤般的深入人心。已經有74年悠久歷史的綠片在爛蕃茄網站的新鮮度高達99%,觀眾口碑82%,IMDB也有8.2;而本片在爛蕃茄網站的新鮮度從幾天前的74%,一路跌到目前的61%,期間曾經跌到58%,觀眾口碑目前則有82%,IMDB的評價也由7.4,跌到目前的7.1,在北美媒體慣用的CinemaScore,觀眾則給予B+的評價。在爛蕃茄網站的影評群中,包括前面提到的Variety、THR、時代雜誌、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等較知名的權威媒體,對本片的評價都不高,他們大致上多認為本片故事乏味,只有視覺效果突出,而北美觀眾平均而言雖然沒有給予惡評,但也沒有像綠片般給予高度評價。
而綠片雖然已經有74年的歷史,當時的視覺效果現在看來可能有點可笑,但該片深入人心的地方是優秀的改編劇本,以及專門為本片精心編寫的音樂與舞蹈。而劇本以及配合劇情發展的音樂可說是綠片的靈魂,也是綠片得以持續感動人心的主要部份,光靠砸大錢製作的視覺效果是無法持久的。或許本片的票房發展可以讓迪士尼得以繼續發展新的系列電影(國外媒體報導,本片的續集劇本已經發展幾個月了),而且迪士尼還有一整個集團可以持續在後續的家用影音產品、週邊商品、主題樂園(Deadline報導提到,本片目前正在迪士尼樂園展示一段8分鐘的本片4D片段,還有大規模的奧茲公園Oz garden)、電視、網路...,整個迪士尼集團早就已經有一整套的作業模式(或說是撈錢系統),而那也就是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將包括星際大戰(Star Wars)在內的所有產業賣給迪士尼的關鍵考量。而綠片74年來對流行文化的影響力相當深遠,前面提到麥可傑克森演出新綠野仙蹤一片中的稻草人一角,實際上在他的舞蹈中就可以明顯看出綠片的影響。麥可1988年發行的單曲Smooth Criminal,他在這首單曲的音樂錄影帶(MV)中有一段傾斜45度的舞步,讓看過的人印象深刻。而綠片中的鍚人(Tin Man)在遇見桃樂絲時的舞蹈,就已經有這樣的舞步出現。
以下是紐約時報關於本片相關報導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www.nytimes.com/2013/03/04/business/media/disney-gambles-on-box-office-wizardry-of-oz.html?ref=movies&_r=0
http://www.nytimes.com/2013/03/03/movies/oz-the-great-and-powerful-disneys-wizard-of-oz-prequel.html?_r=0 - 傑克:巨人戰紀週五票房約252.5萬美元,週六票房大約448.5萬美元,週日票房預估301萬美元,週末三天票房1002萬美元,累計票房總額4381.1萬美元。BOM的週末票房報導提到,本片比首映週末收入暴跌63.2%,比異星戰場的55%跌幅還要差,目前看來本片的北美票房將不會超過6000萬美元(it will wind up below $60 million)。本片在海外市場目前仍然以亞洲的10個地區為主,上週末收入490萬美元,目前累計票房2260萬美元。THR提到,本片本週末將在德國、西班牙以及墨西哥等地上片。
- 竊資達人(Identity Thief)週五票房約180萬美元,週六票房大約300萬美元,週日票房預估151.9萬美元,週末三天票房631.9萬美元,累計票房總額1.165億美元。
- R級(相當於台灣的限制級)新片Dead Man Down,週五在2188家戲院上映,週五首映日票房約183.3萬美元,週六票房大約218.2萬美元,週日票房預估133.5萬美元,首映週末三天票房535萬美元。本片是瑞典版龍紋身的女孩(Man som hatar kvinnor,2009)的導演Niels Arden Oplev與女主角歐密瑞佩斯(Noomi Rapace,普羅米修斯、福爾摩斯:詭影遊戲)再度合作,男主角則是柯林法洛(Colin Farrell,攔截記憶碼、老闆不是人)。今年以來以成年男性觀眾為主要訴求的R級動作片,北美票房普遍不佳,重擊防線(The Last Stand)、偷天派克(Parker)、頭號目標(Bullet to the head),以及本片的北美票房都垮掉了,前面三片的海外票房也好不到哪去,終極警探:跨國救援(A Good Day To Die Hard)是今年目前為止表現最好的R級動作片,但受到惡評影響本週末已經跌出前10名,在前10名只待了三週。而本片在北美的戲院出口民調顯示,有60%的觀眾是男性,75%的觀眾年齡在25歲(含)以上,而CinemaScore的觀眾評價是B-,顯然對本片在北美的後續票房幫助不大。
- 限時翻供(Snitch)週五票房約138萬美元,週六票房大約229萬美元,週日票房預估143萬美元,週末三天票房510萬美元,累計票房總額3185.5萬美元。
- 21 and Over週五票房約164萬美元,週六票房大約207萬美元,週日票房預估134.6萬美元,週末三天票房505.6萬美元,累計票房總額1684萬美元。
- Safe Haven週五票房約124萬美元,週六票房大約166萬美元,週日票房預估90萬美元,週末三天票房380萬美元,累計票房總額6288.4萬美元。
- 派特的幸福劇本(Silver Linings Playbook)週五票房約104.3萬美元,週六票房大約174.3萬美元,週日票房預估95.9萬美元,週末三天票房374.5萬美元,累計票房總額1.207億美元。
- Escape From Planet Earth週五票房約70.1萬美元,週六票房大約151.9萬美元,週日票房預估98.7萬美元,週末三天票房320.7萬美元,累計票房總額4783.2萬美元。
- 最後大法師2(The Last Exorcism Part II)週五票房約107.5萬美元,週六票房大約146萬美元,週日票房預估58.5萬美元,週末三天票房312萬美元,累計票房總額1208.3萬美元。
女巫獵人上週末在海外48個地區收入1120萬美元,是上週末海外票房亞軍,海外目前累計票房1.42億美元(BOM的數字是1.425億美元),加上北美的5450.1萬美元,全球目前累計票房1.97億美元,即將突破2億美元。
終極警探:跨國救援上週在海外67個地區仍有910萬美元的收入,是上週末海外票房季軍,海外目前累計票房1.779億美元(BOM的數字則是1.77億美元),加上北美目前累計票房6334.6萬美元,全球目前累計票房2.412億美元(BOM的數字則是2.403億美元)。THR的報導提到,本片在日本仍然熱賣,累計票房已達2000萬美元,是該片在海外票房表現最好的地區。
哈比人:意外旅程(The Hobbit: An Unexpected Journey)上週末在海外22個地區仍有476萬美元的收入,其中的450萬美元是來自中國,而中國上片17天收入4510萬美元,以上週末的票房發展看來,在中國的最終票房可能不會超過5000萬美元,以中國市場對3D電影的狂熱來說,表現並不算特別出色。而該片目前在海外累計收入7.081億美元,加上北美的3.014億美元,全球目前累計票房10.095億美元,最終票房應該不會超過10.2億美元。
最後提一下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THR的海外票房報導已經略過不提,但根據BOM最新的資料,本片上週末仍在北美671家戲院上片,收入162.5萬美元,在週末票房排行停留在第12名,hold得不錯,北美目前累計票房1.194億美元,雖然北美即將在明天發行DVD/藍光產品,但本週內仍可望突破1.2億美元;海外目前累計票房4.797億美元,全球目前累計票房5.992億美元,本週內應該就可以突破6億美元大關。
以下是Deadline、Box Office Mojo以及The Hollywood Reporter相關報導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www.deadline.com/2013/03/disneys-oz-tracks-huge-80m-debut/
http://www.boxofficemojo.com/news/?id=3647&p=.htm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news/oz-great-powerful-opens-803-427151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news/foreign-box-office-oz-great-427164
|
|